他62岁被破格提拔为湖北省委书记,死后翻出106张票据,令人泪目

墨醒泪满时 2024-12-20 12:08:09

有这样一位老革命,他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在八路军正规部队下担任团指导员。解放后在军区当到副政委。

有这样一位老革命,他最高的官职做到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政协主席,掌管一个省的民生。

可是在离休的时候,他只留下一副字——“心底无私天地宽”。

有这样一位老革命,他去世的时候没有花圈,没有哀乐,没开追悼会,遗体甚至直接送到红十字会捐献。

他的名字叫沈因洛,人民日报称他是“一面旗帜,一座丰碑”。

一、抗日战争参加工作的老革命

沈因洛出生于1920年12月,是江苏省吴县(现苏州市吴中区)人。1937年,年仅17岁的沈因洛放弃了研习半年的中医学业和原本衣食无忧的生活,从家乡苏州奔赴延安“朝圣”,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因为他参加革命,投身抗日队伍,导致沈因洛的父亲被日寇杀害。从此,沈因洛就以部队为家,以党为父,把自己献给了革命。

他在八路军129师385旅13团担任政治处干事和政治指导员。

在此期间他跟着打了“百团大战”“中原突围”等重要战役,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

解放后,沈因洛被调回湖北军区,先后在湖北下辖的荆州军分区担任组织科长和副政委,之后又升任到四十一军担任政治部副主任。

1961年初,沈因洛接到中央调令,前往武汉钢铁任职,这一年他41岁。估计连沈因洛自己都没想到,他会在武钢一待就是20多年。

当时苏联援建项目中断,专家撤离,武钢的发展举步维艰。

“他接到通知后,春节都未停留,收拾行囊便奔赴武钢,把我和孩子留在广东。”沈因洛的夫人曹俊敏回忆道。

因为沈因洛在炼钢上是个门外汉,就想着尽快弄懂技术问题。因此,他就在办公室里铺了个床,连续数月与一线工人一同生活、劳作。

他也不管自己经理的身份,每天身着粗布衣衫,背着黄布军用包,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武钢的各个车间。

据当时长江日报驻武钢记者章重都描述,1969年,为达成中央下达的炼钢任务指标,沈因洛两次累的晕倒在炼钢炉旁。

1971年的时候,运送钢渣的小火车突然脱轨,800多度的钢渣洒了一地,沈因洛不顾高温危险,带着工人冲在最前线指挥抢险,最终使铁路恢复畅通。

1972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将“一米七”轧机建于武钢,这项工程是我国当时从国外引进的设备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一项工程,耗资40多个亿!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绝对是整个国家勒紧裤腰带才能做到的项目。

可是再怎么难,这项工程也必须引进。因为此前我国的钢铁质量不行,外号“面条钢”和“裤带钢”。

硅钢、薄板、带钢等高端产品全靠进口,既要花费大量外汇,又要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这场项目的谈判异常艰难,沈因洛作为中方技术谈判总代表,前前后后与日本、西德谈了九个多月,光西德的报价材料就装满了126个纸箱!

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沈因洛总算替武钢、替国家拿下了这项工程!

随后,沈因洛马不停蹄的继续工作,因为修建新的钢厂生产线可不是小事,仅仅建设队伍就超过十万人,没有沈因洛这种在军队里历练出来的指挥官,不可能保障那么高的效率。

他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数万工人的安置问题,住房、上下班、安全、施工、家属院、食堂甚至配套的幼儿园、小学,事无巨细都要安排。

之后就是100多个工地调度问题、数不清的技术难关等重重困难。

1981年,“一米七”工程投产,使我国钢材生产迈向世界先进水平,改写了共和国钢铁历史,武钢人也都热情的尊称他为“铁帅”。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沈因洛在武钢的全体职工大会上号召:“春天来到了,大家要好好干,恭喜发财!”

同时,沈因洛也是最早在武钢提出要给有贡献的职工发奖金。

要知道,那个年代政策还没有彻底转变,发奖金这个事情是要有相当的勇气!

别看沈因洛给工人发奖金,但是却给自己“降工资”。

沈因洛刚到武钢的时候,按部队标准发的工资,每月280多元,他主动找到财务处,要求给自己改地方人员工资标准,一下子降了1/3。

二、从不“通融”的省委书记

1982年,62岁的沈因洛从武钢被破格调任湖北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这个位置的官员把家属也调到省委下的直属单位不算以权谋私,算是正常情况。

但是,沈因洛不但拒绝了,还要求自己不到55岁的夫人曹俊敏提前办理离休手续!

曹俊敏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但是沈因洛却强调:“你调过去占位置,留在那儿吧,人家要照顾你怎么办,不如退了省事!”

给沈因洛开了15年车的司机吉胜也说过,沈老从不让家人用的他公车。

即便是他住院的时候,女儿女婿来看护也得坐公交,从家到医院要一个多小时,可沈老就是不让坐公车。

他的大女儿沈百舸就说过:父亲早就告诫他们,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要指望在父亲这里沾光。

结果,沈百舸的女儿,沈因洛最疼爱的孙女燕燕毕业之后只能自己去苏州找工作。

给沈因洛当了14年的秘书的杜兴福非常了解沈因洛的脾气,知道自己这个领导从不“通融”,但自己女儿工作的时候,还是决定碰碰运气,万一老爷子答应了呢?于是就把女儿的简历递到了沈因洛手上。

可没想到,第二天沈因洛就让司机把简历送去了人才市场。

沈因洛还有一位秘书叫陈明,刚到沈因洛身边的时候,他心里头还琢磨能在如此位高权重的领导身边工作,对自己今后的仕途发展肯定大有裨益。

可后来他才明白,跟他一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

陈明说第一次见到沈因洛,沈老就立下了“约法三章”:善于学习、严格守时、严格自律。最重要的是,绝不能搞邪门歪道,绝不能替他人说情,绝不能收受红包和特产。

陈明还记得在2012年夏天,有一位老熟人送来四把藤椅,沈因洛见了非常喜欢,就想付款买下来。

一方执意要给钱,另一方却坚决不肯收,陈明见状赶忙上前试图调解。陈明赶紧打圆场。

沈因洛对陈明大发雷霆:“你想干什么?我这辈子从来不拿别人东西,难道你不知道吗?”

1983年12月,63岁的沈因洛受任湖北省委副书记。

在省委、省政协工作时,沈因洛同样处处为公家省钱。

刚调入省委组织部,因家还在武钢,组织上在宾馆为其订房,他住了几晚便搬回办公室,说是住宾馆太浪费了。

他还积极下乡调研,上世纪90年代末,已过80岁的他为解决湖北省农场管理权问题,在外奔波120多天,走遍省属国营农场,为省委、省政府反映真实情况并提出正确建议。

三、活不争利,死不占地

2007年4月28日上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进了红十字会。要求领取《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

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老人认真的填好了表格上的各项内容。

当时,除了陪同前来的秘书杜兴福,没有人知道这位老人就是沈因洛。

其实早在198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就曾刊发《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而沈因洛正是倡议人之一。

按照遗体捐献的相关程序,不仅需要本人自愿,还得有近亲属签名同意才行。

于是,沈因洛将登记表复印后,逐个去动员自己的亲属。

可这一次,与他相伴一生的老伴却不同意,女儿也难以接受。

他拿出了那张已经泛黄的《人民日报》,指着上面自己的名字说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信守诺言,说到就要做到!”

他耐心地劝导家人:“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遗体捐献,是用这无用之躯,尽最后一份有用之力,破解更多医学难题,让生命绽放出最后的光辉!”

最终,全家人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在同意书上签名。

2015年12月底,沈因洛因病重住进了医院。2016年2月20日,沈因洛突发心脏衰竭与呼吸衰竭,不幸离世,享年96岁。

家人尊重了他的遗愿,完成了遗体捐献事宜,让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社会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沈因洛去世后,女儿沈百舸从书房李翻出了106张票据,这都是沈因洛离休后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残联、老促会、“希望工程”“春雷行动”等慈善机构捐款的票据,共计14万余元。

家住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赵家河村的闵新洲在看电视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给他捐过2500元钱的沈因洛,生前居然一件皮夹克穿了近40年,一双黑布鞋穿到漏脚趾头都舍不得换,一件破了洞的蓝色丝棉袄,穿到了临终那天。

据沈因洛的夫人曹俊敏回忆。

2015年9月,沈因洛获得了中央颁发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老人家兴奋的像个孩子,赶紧把纪念章佩戴在胸前,但髓奖章下发的5000元慰问金却被立刻捐给了革命老区,用来资助儿童上学。

曹俊敏最后抹着眼泪说:“我最放不下的,是他把自己都给捐了!”

参考资料:

1.“丰碑”前的对话——追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上) 禹伟良;程远州 世纪行2016-12-15

2.清风正气照人心——追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下) 禹伟良;程远州 世纪行2016-12-15

3.追记老领导沈因洛 “共产党人一杆旗” 张晓峰;江卉;彭小萍;宋建春 钢铁文化2016-04-15

4. 让生命散发出最后一道光芒 陈凌墨 世纪行2016-02-15

0 阅读:0

墨醒泪满时

简介:墨醒泪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