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欲坐收乌核电站渔利,三重反噬威胁大生态安全

深海值星官 2025-03-21 09:47:22

美乌电话峰会结束后,白宫发表的声明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谈及了乌克兰的电力供应和核电站,称美国或可帮助运营乌克兰的发电站,因为美国对这些发电站的所有权,会是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最佳保护,也是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支持。

由于乌克兰的常规电站受损严重,美国根本无意投入天量资金对之进行重建,所以,白宫真正想要控制的,应当是乌克兰现在基本上都在正常运行的核电站。于是,观察此事,就有了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点,乌克兰的核电站随时可以带给欧洲生态危机。乌克兰共有四座核电站,十五个机组,其中十二个超期服役,也就是说,乌克兰随时有可能发生十多个切尔诺贝利事件。这对于欧洲是不可承受之重,也将威胁整个人类的安全。乌克兰激进的纳粹武装分子,已经多次袭击已被俄军控制的扎波罗热核电站了,甚至乌控区内废弃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也曾受到无人机的攻击。

现在美国提出接管乌克兰的核电站,实际上,是在将潜在核泄漏责任,转嫁为“国际治理议题”,在道德上绑架俄乌双方,迫使双方将核电站的安全交由美国负责。而美国一旦因此获得核电站的运营权,自然就可以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平台,将乌克兰核电站的安全标准与西方技术绑定,进而实现对乌核电站的现实控制。这种“危机管控”话语,既能塑造“全球救世主”形象,又能以“安全审查”为名,长期控制乌克兰——甚至欧洲的能源动脉,为未来的军事介入预留接口。

第二点,扎波罗热可以成为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讨价还价的砝码。乌克兰的核电站名单中,包括现在已经被俄军占领的扎波罗热核电站。由于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消费者,主要是基辅控制的第聂伯河沿岸大城市。

所以,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战略价值,远超其发电量,美国若是能控制这座核电站,就可以同时向俄乌施加压力——对俄,以“切断电力供应”威胁其占领区社会稳定;对乌,则以“保障供电”为条件,迫使基辅在领土谈判中让步。更隐蔽的是,美国试图复制“北溪模式”,通过要求核电站“治外法权”或“国际共管”,将其转化为不受当地法律约束的“能源飞地”。这种安排既能规避俄乌主权争议,又能使美国以“中立运营方”身份,持续抽取能源利益。

第三点,美国会谋求控制乌境内的俄天然气输欧管道。乌战爆发之后,俄罗斯过境乌克兰输欧的天然气管道,就成为了基辅制约莫斯科的质押品,今年年初,基辅索性完全切断了俄天然气的过境管道。这引发了以匈牙利为代表的欧洲能源安全焦虑。

因此,继核电站之后,美国应当会以“联合护航”名义,介入乌境内的俄天然气管道的管理事宜。这样,美国不仅可将维护成本分摊至北约盟友,甚至,自身则通过技术标准、监控系统输出,掌控这些管道的实质控制权。这样,不仅可以和莫斯科讨价还价谋得现实的经济利益,更能以“维和者”姿态巩固对欧洲事务的仲裁者地位。

不过,白宫对乌克兰核电站的企图,已充分暴露其“危机投机者”本质:既想收割地缘红利,又不愿支付真实成本。这种算计面临三重反噬:其一,俄罗斯绝不容忍美资控制扎波罗热核电站,可能升级对核设施的军事威慑;其二,欧洲国家对“美国主导核安全”心存疑虑,恐触发欧盟能源自主权斗争;其三,美国干预可能激化乌国内政治分裂,激进的纳粹分子会采取极端措施,引发核安全危机。

总之,当核电站和天然气管道,这种民生设施,沦为大国博弈筹码后,真正的危险,已不是技术故障,而是人类将再次见证,霸权逻辑如何让共同安全沦为牺牲品。

0 阅读:0
深海值星官

深海值星官

外军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