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超货架上的家庭装商品开始取代精致礼盒,当餐厅点单时"加个硬菜"变成"凑满减优惠",这些微观变化正折射出消费市场的静默转向。
消费动能换挡之际,国务字办公厅近期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过去一周——随着2月服务业PMI站上荣枯线,新的政策工具箱有望重构市场预期天平。
细读这份《方案》,其政策着力点已清晰显现:从工资性收入的联动调整机制,到财产性收入的创新实现路径,一共8大项30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促进工资收入增长;稳住股市,扩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保障休假权益,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有些人对此没什么感觉,不过也别着急,后来可能会出来一系列具体的消费刺激方案。因为今年要完成GDP的目标,重点或许是靠消费。
从最近公布的PMI,进出口数据,PPI和CPI,金融数据来看,宏观基本面并未好转,消费也不好。而由于关税的因素,今年1-2月还有抢出口的情况在,后面的月份可能出口压力会更大,甚至有人说1月份可能是今年出口最好的月份。
过往在经济面临挑战时,房地产和基建领域常被倚重,但当前它们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所变化。在商品期货市场中,与地产相关的品种,如纯碱、玻璃、螺纹钢、焦炭等,近期表现较为疲弱。
可以说,今年消费或成为经济发展的较大支撑。科技虽然很火,但体量还不够大。
当前市场对消费刺激的讨论,呈现出理性与期待交织的态势。一方面,居民消费信心的重塑需要政策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市场也关注着后续具体措施的出台节奏。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政策设计在长效机制建设上着墨颇多,这与过去短期刺激的思路形成差异。随着收入分配改革、休假制度落实等基础性制度的逐步夯实,消费市场的复苏动能或将呈现渐进式释放的特征。
这种政策基调的转变,实际上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观察维度。当市场将目光聚焦于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时,更需要关注消费结构转型中孕育的长期机会。
去年9月以来市场的增量资金主要是融资余额,市场较为活跃。

上周我在文章《干货:投资该如何选择行业?》中科普了选择行业的方法,现在的消费行业也符合高动量,低换手,低拥挤度的行业择时原则。
从市盈率来看,中证消费的估值已经跌到了2018年熊市的最低点附近,最高点时有67倍PE,而现在只有22倍PE。消费萎靡不振这个事实,可能很大程度已经price in了。

price in这个词,没有简洁的汉语翻译,大致意思是“已经包括在价格所反映的预期之中”。比如你觉得利润增速是50%,看起来很高,但如果市场一致预期是增长70%,那么股价可能反而会跌。同样的道理,利润增速-20%看起来很差,但如果市场预期是-50%,那价格可能就会涨。
股票的估值过程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我们所观察到的价格,其实是全体市场参与者各自根据其预期,进行群体博弈的结果。
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消费行业从2021年高点开始持续回调,资金陆续流出消费板块,基本面承压的同时估值下挫更多。截至2024年Q4,基于市场上所有的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产品的披露数据,消费板块的配置比例为23.2%,这一比例在2010-2024年的历史分位数为23.7%,同时基本是2018年以来的最低值。
现在的消费行业的预期足够低,所以估值很低,稍有改善,就可能是一波估值修复行情。本次《方案》的提出及后续实施落地有望促进消费类公司业绩修复,同时随着板块关注度提升,估值具有较大向上弹性,存在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总之,对于已经调整了几年的消费来说,目前下跌空间已相对有限,但潜在上涨空间不确定的行业。
对于想配置消费行业,但不知道买什么的投资者,也可以去关注优秀的消费类基金。比如工银瑞信基金在消费领域的布局比较领先,团队强将云集,多只基金耳熟能详。工银瑞信研究部大消费团队负责人、研究副总监林梦在工银瑞信的任职时间近14年,积累了丰富的投研经验,投资管理经验超7年,她管理的工银新生代消费混合(005526)和工银消费服务混合A(481013)都有不错的业绩表现。
以她的代表产品工银新生代消费混合(005526)为例,截至2025年3月14日,她从2018年7月27日任职以来的回报是58.93%,显著战胜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37.49%,近半年回报为42.06%,同期业绩基准收益为21.93%。(数据来源:托管人复核)
除了林梦外,张玮升也是工银瑞信的一位专注于消费赛道的实力派基金经理,比如他管理的工银消费行业股票A(008166)专注消费赛道,2024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前十大持仓占比超63%,覆盖新能源车、家电、白酒、互联网消费等细分领域龙头,横跨A股与港股。这种组合或既能捕捉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又能借港股挖掘高成长标的,实现“消费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2025年3月14日,工银消费股票A(008166)近半年回报率达37.44%,同期业绩基准收益为21.79%,自张玮升2020年3月5日管理以来的回报为22.74%,同期基准收益率为11.28%。(数据来源:托管人复核。)
基金经理张玮升自2012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拥有近13年证券从业经验(截至2025年3月),投资管理经验超7年。他现任公司研究部研究副总监,管理多只消费主题基金,包括工银消费股票A(008166)、工银食品饮料混合A(013289)和工银沪港深股票A(002387)等。
对于此次《方案》的提出,工银瑞信消费团队认为,政策刺激内需、提振消费的立意高远、方向明确、潜在力度大,有望带动消费基本面和市场关注度回暖,建议积极关注板块系统性拐点的配置机会;后续实施落地有望促进消费类公司业绩修复,同时随着板块关注度提升,估值具有较大向上弹性,存在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对于消费板块的主线投资机会,林梦、张玮升看好三个方面:一是顺周期方向,重点跟踪和布局的细分板块有白酒、餐饮、地产链、人力资源服务、酒店、免税等;二是真成长方向,细分领域有养老、宠物、谷子经济、智能家电、美妆个护、保健品及AI+消费等;三是红利方向,符合经营稳健和高股息要求的子版块有白酒、白电、纺织制造等。
投资行业大浪淘沙,选择这样的老将会放心很多,业绩也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关键是,当消费行业出现行情时,选股一般不会跑偏,不至于踏空消费行业。
对消费类基金的配置策略,依然是底仓+定投为好。底仓是为了不踏空,而定投是为了防止下跌。不是说定投就能治百病,而是有定投的准备后,仓位和心态上都能更加从容。
注:1、工银新生代消费混合2020至2024年各年度的业绩分别为64.39%、-2.35%、-19.96%、-12.45%、-13.57%,同期业绩基准分别为24.66%、1.26%、-12.65%、-5.72%、6.74%。
2、工银消费股票A份额2020至2024年各年度的业绩分别为58.89%、-5.78%、-20.71%、-14.84%、13.26%,同期业绩基准分别为42.91%、-9.05%、-11.67%、-10.44%、7.51%。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投资港股需承担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及汇率风险等。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