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春日的巴山,桃瓣如霞,层层叠叠压满峰峦。
蜀江拍岸,春水自远山奔来,携带着东风与前缘未了的旧梦,一并敲醒这一程的春光。
立于崖畔,袖口沾满桃香,江风忽起,卷落几片残红,飘向漩涡深处,顷刻被浪花吞没。
红花似情,鲜妍却短,正如那少年倦心的薄意,绚烂初见,却难及长久。
低头看江水奔涌,浪叠千层,日夜不歇,一如心间绵延的愁绪。
情郎的誓言曾比花更浓烈,却比落红更易凋零;
而她的思念却似这江流,愈是阻断愈生新澜,昼夜拍打心岸,溅起千叠叹息。
春虽盛而易逝,情亦热却难留。
在这蜀江岸边,女子看尽花事,将心意托予江流,似是写春,实则写情;似是惜花,实则自怜。

—【02】—
《送春曲三首·一》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
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摧。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春将尽时,天地有变色之感。
风裹着零落的柳絮掠过檐角,将最后几瓣海棠扫入苔阶缝隙。
昨日枝头犹缀浅粉深红,今朝却见绿肥红瘦,连蝴蝶都收起薄纱似的翅膀,躲进残香未散的萼心。
风似轻缓而长,云亦愁容满面,阳光斜斜,照不亮枝头零落的残红。
曾经一树一花的喧闹,如今花叶簌簌相摧,满地狼藉中竟分不清哪片是桃夭,哪片是杏雪,已然各归尘土,无人再问春去向。
春虽无语,却自有其归程;它未曾告别,便已转身。
苍茫空中去,纵目所及皆是逝水年华;遥问何时再归,只有天际深处无言以对。
春之所去,正是心之所失;而春之将来,又是人心所望。
悲春并非因其离去,而在于它从未真正属于谁,只是恰好路过。

—【03】—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的石阶爬满苍苔,当年灼灼十里的桃林,如今只剩几截枯枝斜倚断墙。
春风拂过回廊,掀起满地菜花金浪,恍惚间竟似千瓣桃魂褪尽胭脂,换了缃色罗裙。
二十年前栽桃道士早已遁入云烟,唯余菜花漠然摇曳,不知为谁作悼。
菜花开得热烈,淡香萦袖,却无复夭桃的秾艳风情,仿佛是凡尘与仙意的更替。
可惜的是,旧游成尘,新花不识旧人。
景物似曾相识,人却非复当年,春去春来之间,有的是人事更迭、世情沧桑。
再游之意,不为重温,而是感受一种难以复刻的断章;
荣枯本是天地律,且看金萼又染新阳,刘郎鬓角亦添新霜。

—【04】—
《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一》
淮西春草长,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人耕旧战场。
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
淮水披着粼粼春衫蜿蜒东去,两岸草色漫过残戟锈甲,将焦土浸染成茸茸碧毯。
旧战场上已有耕人挥鞭,犁开荒土,那些刀光剑影,早被新绿覆盖,仿佛世事从未有过惊涛骇浪。
新泥混着旧骨,犁铧翻出半片断箭,农夫随手掷向田垄,惊起衔泥的燕,掠过茅檐下刚糊的纸窗。
燕子轻飞,剪过新修的村舍,仿佛也为这新春添了一笔安然。
州官策马巡春,锦袍与青苗格格不入。
勒缰望向远处,见炊烟从新垒的土屋升起,恍惚十年前的烽火狼烟。
那时淮西的桑树被伐作箭杆,如今却有嫩芽从焦黑的树桩里挣出,在风中舒展蜷曲的绿掌。
春光之好,使人驻足,但在一切新生的背后,谁又能不忆起那段旧日的硝烟?

—【05】—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下,野草闲花沐春而发,蔓过残砖旧础,将六朝金粉尽掩于萋萋碧色。
暮色漫过乌衣巷口,夕阳如血,斜阳为斑驳的粉墙镀上赤金,镀上不只是石阶旧砖,更是隐没于尘烟中的荣光往事。
当年王谢府邸堂前,燕子衔泥筑巢,年年如约而来。
如今依旧是那群燕子,或许是它们的子孙,飞进的是寻常百姓的屋檐。
繁华如昨,早被岁月辗成沙,唯有春草年年重生,于人事之外,见证过往的覆没与更替。
燕子不悲春,人亦不必恋昔,只是夕阳之下,谁能无一声轻叹。

—【06】—
《杨枝词二首·一 》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嫋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
长安城的瓦檐尚凝着残冬霜色,杨枝已悄悄攀过檐角,将第一抹春信系上画楼飞甍。
新芽怯生生地舒展,浅黄如雏雀绒毛,轻绿似薄雾浸染的罗纱,轻笼楼台。
风自曲江池畔徐来,柔条便乱了分寸,非是争艳群芳,只因身段太婀娜,情思太缠绵;
分明是它最先窥破春机,偏要借风势掩藏情愫,婀娜摇曳间,倒让春风疑心这绿意里藏着不可言说的幽约,莫非藏着欲说还休的心事?
春之初,万物犹醒未醒,草木间既无浓艳之妆,也无浓烈之情,唯这杨枝最解风情,以最含蓄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春天的心事。
人在其下,目光追随,未言先醉。春的开场,不在花团锦簇,而在这轻颤的一枝未名柳。

—【07】—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朱楼之上,新妆女子,面似花开未尽,意却藏于眉间。
楼中虽幽,却未能藏得住心中春情;帘影虽重,却遮不住一腔幽思。
春已至,光已暖,然春光之外,心绪却在这一院之中渐生愁意。
行至中庭数花朵,数尽海棠数碧桃,忽有蜻蜓栖上玉搔头,错把珠翠当莲尖。
搔头玉饰,本是装饰,却偏偏在此时成了意绪寄托,连蜻蜓也来凑趣。
女子深锁楼中,春光深锁心间。
并非春光不美,而是春意太盛,盛得无处寄托,便只能化作轻愁一缕,随风于朱楼内外徘徊。

—【08】—
《洛中早春赠乐天》
漠漠复霭霭,半晴将半阴。
春来自何处,无迹日以深。
韶嫩冰后木,轻盈烟际林。
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
花意已含蓄,鸟言尚沈吟。
期君当此时,与我恣追寻。
翻愁烂熳后,春暮却伤心。
春初至时,天光漠漠,云霭沉沉,一丝暖意悄然升起,若即若离。
半晴半阴间,春意如薄纱轻笼洛中,正如人的心境,恍若明朗,却又未曾真正拨开云翳。
问春自何处来?没有痕迹渐渐深沉。天地既无言,万物自知;
不见桃李破萼,唯见木韶光渗入冰消后抽芽,烟霭缭绕的远林,林于烟际轻动,不张扬,却已盈盈透骨。
藤蔓攀援欲觅依托,柳枝纤弱难承风絮,自然之中,一切皆似在等待依附;
不仅是草木寻托,似是人心也在寂寞中寻着归依。
花苞敛蕊藏心事,鸟语低徊带沉吟,是春之幽致,也是人之情思。
欲言又止处,正是情之最浓;未开之花,总胜满树烂漫。
此时最宜携君手,踏浅草,拨迷雾,寻那欲露还藏的春痕。
怕只怕,待万紫千红烂漫时,春已将尽。
看那藤柳,此刻的怯弱何尝不是春的矜持?花鸟的含蓄,恰似情愫初萌的试探。
早春之美,在将绽未绽的忐忑,在似有还无的期待。

—【09】—
《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春临别时,空余心头回响,最令人动容的不是花谢、草枯,竟向洛城人道谢。
风起时,弱柳随风如牵挽行人衣袂,宛如素手扯住云袖作最后的挥别;
丛兰泣露,罗帕沾湿如拭泪。独坐轩窗下,颦眉不语,原来春的告别也这般缠绵。
人已静坐,心却难平。春去本是自然之序,但因人心未归,便生出许多无由的留恋。
分明是风催离别,偏作依依姿态;最堪怜丛兰噙露,珠泪盈盈却强说晨霜。
春去原该决绝,却留下这许多欲说还休的遗痕。
洛城人折柳相赠的手势,采兰佩襟的温存,此刻都成了扎在心头的细刺。
莫道春无情,临去这一回首,已让满城花木尽染离愁。

—【10】—
《春有情篇》
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
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
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
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
春意不只在花开草长,更藏在游春之人的眉目里。问踏青侣伴,春情何处可觅?
看那花苞半合,似含万千私语;草芽争破冻土,如怀勃勃雄心。
世人多赏其色,却不知其意;多恋其华,却未见其心。
细雨频催,染得山河渐次鲜润;薄云慵懒,不肯遮蔽半分晴光,这便是春之巧妙。
它不以雷霆之势感人,却以润物之心动人。春的善意,是在每一滴雨、每一缕云中悄悄潜入人心,不求回应,却处处唤醒。
纵是月隐星沉的深夜,春的芳心仍在暗处悄然滋长。
春原是多情种,将心事托与每一瓣颤巍巍的杏花,每一茎怯生生的新草。
雨丝是它絮絮的情话,云影是它飘忽的顾盼。
最妙在无月之夜,春意褪去华裳,素面朝天——泥土的呼吸,露水的凝结,根须的伸展,皆是它最本真的模样。
原来不必寻春,春早住在人眼波流转处,在指尖触到新叶绒毛的刹那,在衣襟无意沾惹梨香的倏忽。

—【11】—
《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
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
雁鹜羣犹下,蛙螟衣已生。
竹丛身后长,台势雨来倾。
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
故池依旧,春风又起,时光悄悄地穿过记忆,又洒落在这片曾经繁华的池水之上。
池水依旧清澈,水波漾起层层往事,是岁月的痕迹,带着一丝未曾言说的伤感。
年年岁岁,池水未曾变,然岁月的伤痕,已深深印在这片曾经的水面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雁鹜依旧成群掠水,蛙衣已生新绿;在池水的另一边,竹丛在身后疯长,掩住昔日亭台轮廓。
雨落时,残台倾颓如故人低首,倾注到过往的记忆中;
即使人已孤单,但仍安静于这片池塘旁,任凭岁月流淌,未必需要外界的认同。
人名未必重要,重要的是内心那份宁静与安然。
池水的安静正如人的心境,虽然不为人所知,但依然自得其乐,享受着这片刻的静谧与存在。

—【12】—
《柳花词三首·一 》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春风轻拂,柳条垂挂,柳花从嫩绿的柳条上悄然绽放,点缀着这一片初春的景象。
待香风徐来,随着春风飘散,那一缕缕的香气渐渐远扬,远赴天涯。
它不是急于盛放,而是悄然无声地飘动,恍若一场无声的美丽。
柳花的美,不在于花开的那一瞬,而是在于它的凋零与散落,以悠扬姿态独占春晚。
花落时,如雪如絮,带着一种悠扬的韵味,仿佛带走了春天最后的柔情,化作一抹淡淡的遗憾,将暮春装点成另一重初冬幻境。
在花的凋谢中,也包含着春的深情,悠扬的花香已经被风带去,只留给人们一份无言的思索与柔情。
柳花的飘散并非消逝,它带着春天的一切温暖,悄悄融入这世间的每一丝清风中。

—【13】—
《踏歌词四首·一 》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春江之上,月出东山,洒在宽阔的大堤上,照亮了堤上行走的女郎们。
她们连袂而行,衣袂飘动,步履轻盈,仿佛是与这片江水共同游动,心中充满了与春的契约与共鸣。
春日虽然万象更新,然而新词唱尽,却不再见那久违的欢愉与畅快,或许是因为心中已藏有不为人知的愁绪。
唱至星子低垂,欢情仍未觅得,却见红霞染透林梢,鹧鸪的鸣叫带着一丝孤寂的气息;
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天的欢愉虽美,但终究有它无法触及的孤独与惆怅。
每一个春天的夜晚,都是如此美丽又稍带些许未解的伤感。
最怅然不是歌尽人散,而是歌酣时忽觉寂寞;
新词叠旧韵,唱的都是别人的悲欢;连袂成影,照见的却是自己的伶仃。
鹧鸪不解离恨,犹在霞光里殷勤啼唤,像极了那些无处安放的心事。
原来热闹皆是镜花水月,真正的春意,藏在鹧鸪掠过水面时,那道转瞬即逝的裂痕里。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