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户常忽视鸡的叫声,却不知叫声能反映鸡的健康状况
在养鸡的世界里,鸡似乎只是整日被关在鸡舍里,等着被喂食、长大然后产蛋或者被宰杀的家禽。养鸡户们每天忙碌于喂料、清扫鸡舍等事务,却常常忽略了鸡群中最常出现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元素——鸡的叫声。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鸡叫声,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就像一座等待挖掘的金矿,它所反映出的鸡的健康状况,可能是关乎养鸡户收益成败的关键因素。
先来说说这到底是怎样一个问题。当大多数养鸡户看着鸡群在鸡舍里啄食、踱步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鸡群中偶尔传来的几声微弱的叫声或者长时间的沉默可能意味着什么?可能很多养鸡户会觉得,鸡叫嘛,很正常,哪只鸡还没个叫的时候。但如果鸡总是发出一些奇怪的叫声,或者长时间没有叫声,这可能是鸡身体出现了问题的信号,可很多养鸡户却浑然不知。就像一个沉默的炸弹,随时可能爆炸,给养鸡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来看看这一问题背后产生的一些现状。在一些大型的养鸡场,养殖密度较大,鸡舍里嘈杂不堪,鸡的叫声被各种声音淹没。管理人员往往只会关注鸡的饲料消耗、产蛋量等比较直观的数据,觉得鸡叫声这种难以量化的因素无关紧要。然而,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据不完全统计,因为忽视鸡叫声所反映的健康问题,养鸡户每批次可能会有5% - 10%的不必要的损失。比如说,鸡感染了疾病,初期可能通过叫声表现出烦躁不安,但是没有被及时发现,等到病入膏肓时才发现,这时候再进行救治,损失已经难以挽回。
从鸡的生长原理上分析,健康的鸡叫声是比较清脆、响亮的。这是因为健康的鸡呼吸顺畅,身体机能良好。一旦鸡的身体出现问题,比如呼吸道感染,它的叫声就会出现变化。原本响亮的叫声会变得嘶哑、低沉,甚至断断续续。这是因为呼吸道感染使得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影响了气体的正常流通,从而导致鸡叫声的改变。这就好比一个人感冒时,声音会变得沙哑一样。
再看一些传染性疾病,像新城疫。染病的鸡除了会出现精神萎靡、翅膀下垂等症状外,它的叫声也会发生变化。会发出一种“咯咯哒”的特殊叫声,并且叫声是持续不断、比较焦急的。而如果是一般的应激反应,比如突然改变饲养环境或者光照条件,鸡可能会发出短暂而短暂的惊叫声。这种叫声与感染疾病后的叫声是有明显区别的。
从养殖的实际案例来看,有一个大型养鸡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养殖户发现鸡舍里有一两只鸡偶尔发出异常的叫声,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小事情。可过了几天,鸡群中开始出现零星死亡的鸡只,这时他才意识到可能有问题,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防控时期。最后这批鸡产蛋率严重下降,而且还损失了不少鸡的数量。如果他能早点重视鸡叫声这个信号,及时进行疾病排查和防控,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损失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这个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首先,要加强对鸡叫声的观察和识别。养鸡户可以每天特定时间段,比如清晨和傍晚,静下心来仔细听鸡的叫声。对于健康鸡的声音要形成一种记忆,然后在日常的听声中对比。当听到有异常的叫声时,要详细记录下来叫声的特点,是嘶哑、尖锐还是低沉等,以及叫声出现的频率和时长。
其次,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工具来辅助观察。比如安装一些声学监测设备,这些设备能够比较精准地记录下鸡叫声的频率、音量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当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就可以及时提醒养鸡户进行检查。
再者,提高养鸡户自身的养殖知识和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定期组织养殖知识的培训讲座,邀请专家讲解鸡的各种表现与健康状况的关系,包括鸡叫声所传递的信息。还可以建立养殖户之间的交流群,让养鸡户们互相分享经验,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在群里交流讨论。
从鸡舍的管理方面来看,要给鸡创造一个舒适的养殖环境。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能够让鸡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减少因为环境应激而出现的异常叫声。例如,鸡舍的温度在18 - 25摄氏度之间是比较适宜的,在这个温度区间内,鸡的新陈代谢正常,不容易因为过冷或者过热而发出异常叫声。
从疾病防控的角度来说,要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定期进行防疫检查,在发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隔离和治疗染病的鸡只,防止疾病的大规模传播。因为一旦发生传染病,鸡群的叫声会很快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而且病情会迅速蔓延。
总之,鸡的叫声虽然看似简单平常,但却是反映鸡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养鸡户不能总是忽视这个无声的信号,要从各个环节入手,重视起来鸡的叫声所蕴含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在养鸡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养鸡的效益,实现科学养鸡、效益养鸡的目标。每一次鸡叫声都像是一个健康的小提示,等待着养鸡户去解读,只要用心去倾听、去分析,就能在养鸡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当,收获更多的蛋品和健康的肉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