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如果台湾根本不接受和平谈判,怎么办?只有采取武的办法

青梦聊国际 2024-05-30 01:53:36
作者|宁镜诚

1981年8月,邓小平提及台湾问题时曾感慨:“我们要求和平谈判,蒋经国完全拒绝,不理睬我们。我们可以等他几年,甚至十年,但是他横直不干,怎么办?要么就放弃统一,要么就是文的不行,只有武的。如果台湾根本不接受和平谈判,怎么办?只有采取武的办法。”

这是邓小平诸多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一番话。

提及台湾问题,读者虽然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笔者有必要简单做一个勾勒。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崩溃后败逃台湾,苟延残喘。谁料美国横插一脚,以支持蒋家为由在台湾驻军,并借助军事手段阻挠中国收复台湾。

可以说,美国不仅参与制造了台湾问题,而且还使其愈发复杂化。

本期文章,笔者将主要从邓小平处理台湾问题的角度,带领大家走近那段历史。

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不久,毛泽东就提出解放台湾的问题。

毛泽东深知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性,他询问第三野战军负责人粟裕、张震的意见之后,得出结论:如果我们长期不能解决台湾问题,则上海及沿海各港口会受其影响。

谁料,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悍然侵入台湾海峡,妄想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之举。即便抗美援朝投入了我们很多精力,但毛泽东仍要求海军积蓄力量,抓住适当时机收复台湾,统一全部国土。

此后,台湾问题始终是萦绕在毛泽东心间的大事。

随着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一方面要把自己建设强大,一方面要尽快收回台湾。

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基础,收回台湾的难度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因为台湾当局拒绝和谈,所以毛泽东起初的战略是“你们不要和谈,打是免不了的”,这才有了后来的金门炮战。

随着局势的不断发展,因为蒋介石始终反对美国的“两个中国”政策,毛泽东出于对“一个中国”观点的鼎力支持,决定将台、澎、金、马暂时放在蒋介石手中,避免台湾和祖国大陆失去纽带。等到将来时机成熟,再将台、澎、金、马一揽子解决。

毛泽东去世前一年,他还亲自为“在十年内建设一支比较强大的海军”作了批示。邓小平回忆说,这个批示主要就是为了解放台湾。

周恩来和毛泽东等人去世后,历史的接力棒就这样交到邓小平手中。

二、

因为台湾属于内战遗留问题,所以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恰当的条件和时机。基于这一点,邓小平总结说: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昼夜可以解决的,需要时间。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这个问题可以长期来解决。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去。

关于“一国两制”方针,后文我们会详细地解读。

虽然台湾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要有耐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台湾问题要无限期拖延下去。尽快解决台湾问题,主要有3点好处:

1、从世界局势、亚洲局势的和平稳定方面去考虑,中国早统一,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也就是邓小平说的那样:“我们主张尽早解决,解决得越早,越有利。”

2、从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出发,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够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3、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虽然蒋氏父子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但蒋经国之后能否坚持这一观点,谁也无法保证。

邓小平曾在会见外宾时提到:“蒋经国一死,不排除国民党内出现一股力量把台湾搞独立”,从而加大和平统一的难度。

后来的事实证明,邓小平的担心得到了应验。

三、

1979年元旦,全国政协举行的座谈会上,邓小平提出“把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提到具体日程上来”。

后来,邓小平在会见由美国民主党众议员托马斯·路·阿什利率领的访华团时再次提及台湾问题。他说:“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是采取现实态度的。1月2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表明我们的态度是真诚的,是合情合理的。”

“合情合理”,我们可以这样解读:从中华民族的大义出发,祖国会考虑到台湾的具体情况,重视台湾人民的意见,从而实行合乎情理的政策。当然,一切政策的实施都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坚持“一个中国”。

如果台湾当局始终拒绝谈判,那么我们也有其他选择。正如邓小平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台湾当局受到某种鼓励,有恃无恐,根本不跟我们对话,不跟我们谈判,怎么办要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希望只用一只手(笔者按:指和平方式),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用一只手。如果搞得不好,迫使我们用另一只手(指武力方式),我们也没有办法。

邓小平访美期间,台湾问题无疑是中美双方讨论的焦点。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会谈时表明了我们的立场:希望美国政府不要充当“推手”,让台湾当局有恃无恐,根本不跟我们谈判。因为我们和平统一方式的限度非常宽,台湾当局还不谈,长此以往,我们不得不做其他选择。

这里的“其他选择”,就是采取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在深入分析“美国插手台湾问题”前,我们要明白,邓小平始终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希望和台湾沟通,毕竟我们自己内部可以处理的事,完全没有必要绕弯子。

邓小平也坦诚地说:“我们是要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统一事业。如果国共两党能共同完成这件事,蒋氏父子他们的历史都会写得好一些。当然,实现和平统一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说不急,那是假话,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总希望早日实现。”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又是拖“中间人”传话,又是写“公开信”,可台湾当局就是一个字“拖”。从日后的局势发展来看,蒋经国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缺乏勇气,甚至在选择“接班人”的事情上,也没有其父的眼光。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总之,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加上美国总统里根上台,中美关系出现曲折,和平统一仍未能完成。

正如笔者前文所说,邓小平曾担心蒋经国去世后,台独势力“抬头”。后来果不其然,虽然台湾统一、分裂力量均在发展,但台湾当局竟然提出所谓的“一国两府”论。对于这种披着“外衣”的分裂言论,邓小平批评说,这种论调回避了哪个是中央政府,这实质上是讲“两个中国”,因为在一个国家不可能存在两个政府。

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在“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上。

四、

其实,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主要就是借助“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强化台湾军事力量,希望同大陆抗衡。

从中美建交之前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到后来卡特政府制定的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提供所谓“防御性武器”,基本是同一种思路。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指出,1998年台湾已经成为世界头号武器买主。现如今,台湾岛内的武器密集程度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第一,台湾俨然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火药库。

早在1982年5月8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副总统布什时就一针见血地说:“中美之间的中心问题是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它是检验中美关系稳固性的准则。”

因为上述情况,虽然我们仍是力争用和平的方式让台湾回归祖国,但我们不能承担不使用武力的义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果美国政府无限期地、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就是在给台湾提供保护伞,这与我们和平统一的方式显然是相悖的。

邓小平会见外国客人时曾说:“现在台湾当局根本不同意和我们对话,那有什么办法。我们可以等一年、两年、三年或再多些年,等十年、二十年,老等还行啊?”

当我们意识到对方一直在拖延时间,不愿意和平谈判时,那么剩下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放弃统一,二是使用武力。

显然,放弃统一是不可能的。

1983年,邓小平提出“邓六条”之后,会见了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杰克逊。他说:“最近我出面谈了一篇和平统一的方案,实际还是过去的九条(笔者按: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的关于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内容是一致的,只是更具体、更明确一点。我们的底全部亮出来了。”

当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

不容置疑的一点是,“一国两制”是一种创新,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才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才可以允许两种制度存在。没有点勇气是不行的,这个勇气来自人民的拥护,人民拥护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

制定这样的政策,背靠的是人民,勇气也来自于人民。

美国学者梁厚甫曾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文中这样评价道:“在美国方面以及欧洲方面,许多学术界人士都认为,这一个命题新鲜而有兴味,可以为未来的政治哲学开一新纪元。从世界的范围来看,邓小平的这句话,足以开创未来世界的新局面。”

梁厚甫所言非虚,邓小平的创新之举不仅可以运用到中国,其他国家也从不同程度上开始研究和借鉴这种思路。

毫无疑问,在邓小平看来,“一国两制”的思路具有国际的普适性。他说:“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与台湾还有不同,香港是自由港。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这种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

统一祖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我们要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更为本质的认识。

五、

还记得文章开头,笔者提到过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么?“一方面要把自己建设强大,一方面要尽快收回台湾。”

这里的重点是:一定要把自己建设强大。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

说到底,终归还是要回到“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问题上来。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加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建设搞好了,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个国家的军队的规模和水平,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的状况。现如今,要想在高技术条件下加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对经济的依赖性会变得更为突出。

因为经济得到发展,不仅可以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从军事上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还可以吸引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发展,增强台湾人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当然,我们也应“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

对于这一点,邓小平了然于胸。1988年5月25日,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时指出:中国还有个台湾问题要解决。中国最终要统一。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一要看香港实现“一国两制”的结果,二要看我们经济能不能真正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最终还是要依赖于我们强大的综合国力。

参考资料:

《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下去”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胡哲峰

《1975—1978年邓小平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贡献》 邹谨

一一END一一

0 阅读:3

青梦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