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的旅游网红打卡地东河古浮桥所在的古城门,赣州人习惯于叫它“建春门”,但你站在城门下,那三个大字应该是“逮春门”,这可不是草书,可是正儿八经的隶书。
关于为什么叫“建春门”,赣州人是这样解释的:洛阳魏晋时的上东门叫“建春门”,所以赣州就拿来就用。我发现这不符合历史。
包括这个被赣州人称为“建春门”的13个城门的认定是宋修建了砖石的城墙后的事,这时洛阳的建春门早已改称了“建阳门”,宋代赣州官员门要学洛阳,也应该取名叫建阳门,而不是建春门。所以我说这个门就是门上所书的“逮春门”。
至于由来:宋朝理学大行其道,因而取自当时与朱熹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之一的大理学家张栻的诗《和吴伯承》“风涛逮春深”,而命名为“逮春门”,意思是逮住春天”。而命名“逮春门”的赣州知州,就是张栻的侄子张忠恕。
至于门上明明写着“逮春门”,还要叫它“建春门”,就是张忠恕是受朝廷排挤而降到赣州来的,而且只当了两个月,朝廷又再次降了张忠恕的职,而且一降就是两级,赣州官员们只好把张忠恕命名的门叫做“建春门”,当时百姓多目不识丁,官员怎么叫百姓就跟着叫,就这样,逮春门变成了建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