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平价新能源车,这匹“黑马”拿下“最挑剔”的中国消费者

创业邦 2025-01-06 11:12:50

回望2024年,作为中国几乎是最内卷的赛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洗牌与淘汰均在残酷进行着。

一组事实可以感受水温。

截止到2024年末,中国仍在正常生产、交付和运营的新能源车品牌仅剩十多家。在过去3年内,有近30个知名、或昙花一现甚至默默无闻的品牌,从市场上永远消失。

另一边,在品牌声量、销售战绩与用户口碑层面上,过去几年长期稳坐新势力头部梯队的“蔚小理”,逐步被“理问零”(理想、问界、零跑)的座次所取代。

来源:智电GeekNEV

2025年1月1日,零跑公布了最新交付数据。2024年12月,零跑交付共计42517台,同比增长128%;2024年全年,零跑累计交付近30万台。据中汽数研统计,在造车新势力中,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只有零跑、小米、理想三家,零跑以117.5%的完成率位列第一。

不久前,一向低调的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曾对媒体表示,他给2024年的零跑打8分。朱江明认为,零跑汽车已经在15万元左右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此外,其全球化布局也正在浮出水面,与Stellantis集团的反向合资模式,让人们对零跑的全球化布局充满期待。

人们的普遍印象中,零跑是一众造车新势力中独特的存在。不打口水战、不玩营销噱头、也不制造智能化的悬念,没有酷炫的套路,朱江明也不怎么搞直播。

因此市场不禁发出疑问:在过去的几年间,零跑做对了什么?

一、聚焦核心资源,回归商业本质

从2015年成立至今,零跑的战略,可以概括为核心驱动不变,在产品端,围绕市场制定策略。这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要坚定执行并且到位,却并不容易做到。

比如产品定位,零跑非常坚决,那就是瞄准大众化市场,把这个市场吃透。零跑汽车的C01,以及C11、C10和C16三款SUV车型,都是15-20万价格区间的定位。朱江明也多次表示,公司专注15-20万元的大众消费价格段,只有聚焦特定价格带的客户群体,集中优化产品和零部件,将资源实现最大化复用,才能真正做到市场渗透。

在开发新车型动辄投入数亿至数十亿元,且需要广泛动员协调上下游供应链、经销商的汽车业,上述举措对于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这就是战略聚焦。

另外,是清醒的商业认知。

2020年,零跑召开中高层闭门会议,讨论未来三年的战略,其中确定的一件重要事项,就是做增程。根据公开报道,零跑技术团队在内部讨论时的判断是,如果做增程,同样一个平台,可以生产开发两种动力形式的车。做增程,增加的研发费用不高,却可以产生一定的市场增量。

朱江明曾对媒体表示,当时纯电基础设施不成熟,增程对消费者有巨大的实用性价值,非常有前景,值得去做。他认为,技术的先进和落后取决于发展阶段,只有适合不适合,没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

当一些车企还在对增程的鄙视链打口水战的时候,零跑却审时度势,看到了增程的价值,并且迅速出手。

以C系列为代表的中型和中大型SUV车型是销量大头,零跑决定从该系列入手。2023年2月,零跑推出了旗下首款增程动力车型C11,成为国内第一家“纯电+增程”双动力战略的车企,时间点比理想还早了一年。9月,C01超级增程以及C11超级增程版上市;2024年,C10和C16也有了增程版本。

增程车销量近年来一直攀升。根据数典汽车销量网的一份数据,2024年10月份,15万元以内增程车销量同比增长47.9%,15-20万元区间销量同比增长495.1%,20-30万元区间销量同比增长217.3%。

很显然,零跑这笔账非常划算。

二、全域自研+垂直整合,做“汽车界优衣库”

在企业战略之外,外界最好奇的是,零跑能在降本与高品质中取得消费者认可的平衡,究竟有何奥秘?

零跑的定价策略是成本定价,不同车型之间的差价仅取决于成本。这也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零跑的毛利率甚至为负。

为什么敢这么做?零跑的秘诀,在于技术的全域自研与垂直整合。

作为安防巨头大华股份的创始人,朱江明已经在电子通讯产品领域有30年的经验,朱江明认为,零跑核心团队的优势,是既懂软件,也懂硬件。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让他在决定做零跑汽车的时候,就定下了全域自研的根本策略。零跑汽车创始团队有51人,其中40余人为工程师。这也使得零跑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工程师文化。

另外一个考量,则出于研发竞争。朱江明曾在采访中坦承,电动车是一种消费电子产品,理应符合摩尔定律,也就是每18个月要完成一次性能的大幅提升。“如果把核心技术让供应商来做,没有平台化,那么快速迭代就很难持续进行,我们也很难把握自己的研发节奏”。在他看来,整车核心部件的自产自研,有助于让“零跑的研发更高效,平台车型的零部件实现一体通用化”。

简单来说,技术改进会反推成本骤降,零跑选择了一种目前最完美的降本方式。

具体到技术上,零跑斥重金打造业内独创的“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和以SoC芯片为核心的中央超算系统,将座舱、智驾、动力和车身融为一体。而另一项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通过采用无电池包、无模组策略,底盘中只安装电芯,极大降低了重量,带来空间、续航以及电池密度与安全性的提升。

2024年初,零跑在技术整合上往前更进一步,发布了LEAP 3.0技术架构,并迅速应用于全C系列新品。这项革命性的架构集成了前述的“四叶草”集成电气架构,还融合了高阶智驾、车城一体化通行、无感 OTA 等多项行业30万以上价格带产品的标配技术,在将软硬件深度集成,实现车辆的核心部件高效协同的同时,还大大提升用户购买后的满足感。

目前,零跑自研自造的核心零部件已占整车成本60%以上,不依赖供应商,将核心技术把握在自己手里。

与此同时,在降低用户体验中一些非必要功能的取舍上,零跑做好调研之后,花费了一番小心思。例如,一些智能豪华电车所标配的后排娱乐大屏,通常是用按钮电动开启,零跑将其改为了手动,不仅没有对体验产生影响,节省了传感器等电子物料成本,也为用户杜绝后续花高价维修的可能。

追寻以产品力为基础的极致降本,朱江明认为,零跑本质上是一家“汽车界优衣库”。

优衣库广告投放少,零跑在这一点上也极为相似。

这家“老实巴交”的车企,采取了稳扎稳打的低调营销策略,没有花哨的广告与空洞的口号,专注产品和用户反馈。在车圈爱互相比较、开撕的追逐流量风气之下,零跑与朱江明保持了谦逊,以及对友商的足够尊重。尽管零跑的车型从未有过瞬间爆红的知名度,但是品牌形象一旦建立,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将更加稳固。

在信息繁杂的噪音时代,消费者的满意是零跑最重视的广告。

三、战略红利:“中国+海外市场+Tier 1”模式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内卷式竞争的态势之下,对于试图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车企来说,出海不仅是必选项,更是应该早谋划、深布局的优先战略。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中国汽车整车累计出口仅为87.24万辆,而到了2022年已经猛增至34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据预测,2024年这个数字将接近600万辆。

这其中,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技术崛起,以及积极在海外建设制造与经销网络的努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奇瑞、比亚迪、长城等早期拓荒者,加上近年来一众新势力的参与,让中国汽车品牌打响知名度。

零跑也没有落后。与其他车企重视自主建厂、本地销售的出海策略不同,零跑独创了一套“中国+海外市场+Tier 1”的商业模式。

2023年,零跑汽车与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在2024年5月合资成立零跑国际。在合作中,Stellantis为零跑提供销售与供应链渠道支持、全球市场的本地化优势,而零跑则为Stellantis带来创新的产品和电动化技术经验。换句话说,零跑通过直接利用合作伙伴的渠道、本地经验,实现了出海“轻装上阵”,同时也顺势将业务领域从整车拓展到零部件领域。

截至2024年10月底,零跑已在欧洲开设了339家门店,主打产品C10和T03。据透露,上述两款车型之后也计划在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开启销售。

与此同时,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还在逐步深化。在2024巴黎车展上,双方协作研发的零跑B系列首款车型B10正式迎来首发亮相。据称,B10是零跑旗下又一款面向全球用户的车型,在造型、底盘调校方面,B10融入全球化用户需要,通过优化平台架构,实现不同区域法规下控制成本的目标。

在近期的计划中,零跑有意把自主研发的最新版LEAP 3.5架构推向全球,优化供应链和物流成本,同时希望在2025年将欧洲的销售网点增至500家。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如此重视欧洲市场,与朱江明的个人经历也有关联。

2015年夏天,在西班牙旅游的朱江明,受到瓦伦西亚街头一辆雷诺Twizy微型电动车的启发,立志要做中国自己的电动汽车。9年后,在这个创业梦想的发源地,一家家零跑门店已然拔地而起,显示了坚定全球化布局的长远决心。

零跑汽车从中国跑向了世界,也有望从黑马成长为巨擘。“做一辆好而不贵的车”,这句口号看似简单易懂,但零跑在磕磕碰碰中低调践行9载光阴,重塑了消费者对高品价比新能源车的心智印象。

用“最笨”的商业尝试,用“最笨”的全域自研,用“最笨”的口碑传播模式,零跑打造出了“中国+海外市场+Tier 1”的商业模式。对于零跑来说,这套模式的成型,是“最笨”的办法、磨砺九年打造出的战略红利。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0 阅读:30
创业邦

创业邦

关注创新经济及其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