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佬跑路,留下183亿烂摊,拖欠薪资4亿,消费者血本无归

此间一叙 2025-04-18 13:10:47

2018年,当张勇以CEO身份加入哪吒汽车时,这家新势力车企还只是行业里的“小透明”。

而这时的蔚来、小鹏、理想已开始在中高端市场厮杀,而哪吒汽车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农村包围城市”。

张勇的策略简单粗暴:就是做最便宜的新能源车。哪吒V和哪吒U两款车型,售价5.99万-15万元,精准切入三四线城市和网约车市场。

2022 年,哪吒汽车迎来了高光时刻。凭借这两款主力车型,年销量一举突破 15.2万辆,成功登顶新势力销冠。那时候的哪吒汽车,在市场上风光无限,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然而正值巅峰期的哪吒汽车,却突然传出CEO张勇留下183亿的烂摊子跑路了,接连欠下多名经销商巨额债款,就连公司员工的工资也得不到保障。

原来风光无限的张勇,一时间成了彻头彻尾的大骗子,而他本人却将这些资产全部转移到了英国并滞留在了当地。

张勇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拖拉机专业,早年于北汽新能源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8 年,怀揣着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热忱与抱负,他加入了合众新能源,出任执行董事兼 CEO,正式开启了在哪吒汽车的征程。

而此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恰似一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大陆。张勇深知,要在这片竞争激烈的蓝海中闯出一片天地,产品策略至关重要。

于是,他带领团队果断推出哪吒 N01、哪吒 U、哪吒 V 等车型,以亲民的价格精准切入市场。

尤其是哪吒 V 和哪吒 U,售价区间在 5.99万元—15万元,性价比极高,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

2022年更是以15.2万辆的年销量登顶新势力销冠。张勇的策略很明确,就是以低价策略进入市场,紧接着快速积累用户的基础,以此再逐步向上发展。

可随着市场的发展,网约车逐渐被饱和,同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低端车型市场的利润空间也被不断压缩,哪吒汽车面临着巨大的盈利压力。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张勇带领哪吒汽车向中高端市场进军,打造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3年,张勇决定“向上突破”,接连推出哪吒S(19.98万起)和哪吒GT(17.88万起)两款中高端车型。

可是市场给出的反应却异常冰冷——消费者根本不认这个品牌能卖20万以上的车。究其原因,品牌力不足是一个关键因素。

进入2024年,哪吒汽车的困境没有好转,而是进一步加剧。尽管哪吒L车型上市初期订单超过3万辆,但产能不足、交付延迟等问题接接连发生。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体验,也让市场对哪吒汽车的信心大打折扣。

更糟糕的是,哪吒汽车的财务状况也亮起了红灯。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车累计亏损超过183亿元,毛利率依旧是负,可以说是卖一辆亏一辆。

资金链紧张的消息不断传出,欠薪、拖欠供应商货款等负面新闻开始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放弃主食去抢甜点,结果饿死了自己。” 这是一位从哪吒离职的高管,如此评价这场战略转型。

其实事实上,哪吒汽车的烧钱造车的速度非常惊人,据报道称,单是哪吒汽车的这个LOGO设计,总设计费用就高达了5亿元。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数字对一个公司来说或许不算多,但要是和雷军的小米汽车比较,就惹人深思了。

早年间雷军找人设计其公司的LOGO时,邀请的日本的一位著名设计师,而总体设计下来雷军一共花费了200万元。

5亿和200万,这个200万简直不值一提。可见张勇的烧钱速度不算一般人能比的。

2024年6月,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上市进程并不顺利。

此时,哪吒汽车内部也出现了动荡,CTO戴大力、智驾负责人王俊平等核心高管相继离职。同年12月,面对公司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张勇选择辞去 CEO 一职,转为公司顾问。

随着张勇的离职,哪吒汽车的危机进一步加剧。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陷入了降薪、裁员、停产的困境。

眼看哪吒的发展持续下滑,各行业开始做收尾工作,二季度起,多家合作银行突然收回贷款,导致现金流瞬间枯竭,一些核心供应商一度停止供货,直到债转股协议达成。

内部也开始进行裁员,据一位员工爆料说,当时员工离职补偿金强制执行以后,公司的账户仅剩下439元。

为求生,哪吒汽车甚至玩起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戏码,将经销商购车款挪作运营资金,导致全国超100家经销商“车钱两空”。

今年4月份,一段哪吒汽车经销商围堵桐乡工厂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

视频中经销商们情绪激动,要求哪吒汽车赔偿运营损失、返还拖欠的返利和补贴,并尽快恢复售后服务体系。

据了解,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中,约有20家代表参与了此次维权,欠款总额可能超过 1 亿元。

因为舆论的影响,哪吒汽车已经不堪重负,导致多地多家直营门店被迫关门。经销商血本无归,有经营者贷款进车,反被银行追债成“老赖”;

还有员工集体维权,超3000名离职员工拿不到补偿,据报道,哪吒汽车累计拖欠补偿、应付款项近4亿元,部分人靠送外卖才能维持生计。

而深受其害的不仅仅是公司员工和这些经销商,更多的还是那些车主,他们反映,车辆出现问题后,不仅没有售后,而且还需要自费维修。

比如零部件更换、权益保障、基本保养等问题,经常一拖就是数月,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就在哪吒汽车陷入重重困境之时,张勇的去向引发了广泛关注。2025年4月14日,有消息称张勇已于离职前办理英国签证,目前身在英国,并注册了一家名为“NEZHA UK”的公司。

而他名下的20多家企业和子公司也被指通过账户清零、资产转移等操作而沦为“空壳”。

此时网友们都称张勇跑路了,尽管他发朋友圈否认“跑路”,称自己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正在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但维权群里的经销商们已不再相信任何解释。

这一行为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和质疑,不少人认为他是在逃避责任。

为了挽救危局,哪吒汽车也在积极寻求自救。2025年3月,公司宣布与国内 134 家核心供应商达成总计超过 20 亿元的债转股协议,试图缓解债务压力。

同时,获得了泰国金融机构 100 亿泰铢(约合 21.5 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并在泰国国际车展上斩获超 1200 辆汽车订单,期望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来扭转局势。

可是这些举措能否真正拯救哪吒汽车,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曾经红极一时的哪吒汽车,如今正深陷泥潭,未来的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现如今张勇远走英国,留下183亿亏损和无数讨债人和车主。而哪吒汽车的工厂里,生锈的焊装机器人静静停摆,仿佛在等待最后一纸破产公告。

《凤凰网财经》在2025年4月14日发布关于“昔日造车新势力冠车遭经销商堵门,LOGO设计费被爆高达5亿”的报道

《北京商报》在2025年4月14日发布关于“经销商“上门”要钱,哪吒汽车还能撑多久”的报道

0 阅读:130
此间一叙

此间一叙

品人间冷暖,于此间一叙,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