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入冬了,天气一天天的变冷,一年中最期待的暖气屋里吃冰淇淋的活动相信已经有很多小伙伴都开始了。
但是,作为90后的我,除了在暖气屋里吃冰淇淋这么一个和暖气有关的美食体验外,还有很多小时候关于暖气和美食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的暖气,都是自己家入冬的时候买煤球自己生火烧火炉给自家供暖的,有时候还需要自己做蜂窝煤。
《爸爸去哪儿5》体验打蜂窝煤
虽然暖气的温度不太高,但是依旧是一个恒定的加热器。在功能上除了供暖外,还有点像现在家里的微波炉,可以用来加热保温一切东西,馒头、剩菜、杏仁露、牛奶......
暖气在当时除了有供暖的作用外,也可以算作厨房用具,苹果、香蕉、橘子、地瓜、山楂......一切当季的水果都可以切片之后摆在暖气上,不到一天就可以收获一大袋子果干,是我小时候最眼馋的零食。
而烘烤果干的过程也让人拥有一种,现在生活在高楼大厦中逐渐丢失掉的,亲手制作美食并且等待收获的心情。
如果说烘烤果干是小时候的我最爱的零食,那么烤馒头则是最爱的主食。
小时候小编是住在平房民居里的,在冬天暖气的温度一般只能保证穿着衣服不冷,所以如果不是当时买回来的馒头,都会被冻得硬邦邦难以下口,因此吃饭前总是要把馒头放到暖气上烤一烤。
烤馒头是及其需要耐心和专心的手艺,烤的时间短馒头内心不热,烤的时间长馒头会干成石头。
烤馒头最美味的时刻只有那么几十秒,超过或没到都不行,一个好吃的暖气烤馒头,外皮焦脆散发着麦香味,内心松软可口,口感像是炸馒头,但是却有恒温烘烤之后独特的温度和味道。
小时候,爸爸下班晚了赶不上饭点,妈妈会把菜放在暖气上保温;休息无事的时候,爸爸就会给小编烤地瓜干;而每天晚饭前小编都会烤三个最完美的烤馒头。
小时候的暖气除了给一家人取暖外,更是家人之间表达感情的最好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