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清朝的戏,《雍正王朝》算一个,
也是很经典的电视剧,
里面饰演康熙的焦晃老爷子一出场,
惊艳了多少人。
他先后经历了三次婚姻,
后来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
现在88岁的他怎样了?
01
去年的上海,灯光打在舞台中央,
台下掌声一阵接一阵。
88岁的焦晃坐着轮椅,慢慢挪到麦克风前,
手里攥着“品质剧匠”的奖杯。
他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像老树的年轮,
笑起来却还是那么和气。
他没说太多,只提了一句想再演戏。
台下的人眼睛有点湿,
谁能想到,这个瘦弱的老头儿,
曾是《雍正王朝》里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康熙。
那是1999年,拍摄《雍正王朝》的他。
那会儿,他62岁,头发还黑着,站得笔直,
导演胡玫站在旁边,
俩人正为一句台词争得脸红脖子粗。
片场里,灯光热得让人冒汗,焦晃却一点不急。
他穿着厚重的戏服,站在朝堂的布景前,
试着不同的语气。
有一场戏,康熙要训斥皇子,
台词不长,可他反反复复练了十几遍。
不是背不下来,
而是觉得语气得刚好——太凶了不像父亲,
太软了又没皇帝的威严。
摄像机转起来,他眼睛微微眯着,
声音低沉,带着点让人心颤的力道。
拍完那条,胡玫拍手叫好,
工作人员都愣了愣,好像真看见了大清的皇帝。
那会儿,焦晃差点错过这个角色。
剧本送到他手里时,
他刚退休,觉得自己岁数大了,
怕演不好,毁了半辈子的名声。
胡玫不放弃,跑去他家劝了好几趟,
说这个康熙非他不可。
焦晃拗不过,翻开剧本,
越看越觉得这角色有嚼头。
康熙不是光坐在龙椅上发号施令,
他得是个活人,有喜怒,有算计,
还有对儿子的复杂心思。
戏播出去,他火了。
有人在报纸上写,这康熙演得像从历史书里走出来的,
威严又带着点人味儿。
颁奖礼上,焦晃拿了金鹰奖,
又拿了飞天奖,奖杯摆在家里,占了半个书架。
可他没怎么得意,觉得演好戏是本分,不用吹捧。
02
说到康熙,绕不过另一部戏——《康熙王朝》。
那里面,陈道明演的康熙,也让人记忆深刻。
拍那部戏时,有人想让焦晃再演一次康熙,
可导演觉得他岁数不合适,宁可赔钱也不松口。
焦晃没争,他知道戏不是抢来的,是演出来的。
陈道明的康熙,像一幅恢弘的画卷,
讲究的是大开大合;
焦晃的康熙,更像一杯老酒,
入口温润,回味里却有千百种滋味。
焦晃能演成这样,跟他这一辈子脱不开干系。
思绪飘回更早的时候,
1930年代,战乱的年月,
小小的焦晃跟家人四处逃难。
重庆的街头,空气里都是尘土味儿,
他挤在人群里,看了一场话剧。
台上的人说着台词,眼神亮得像星星,
底下的人笑一阵叹一阵。
8岁的他站在那儿,忘了回家,脑子里全是那场戏。
后来,家搬到上海,日子总算安稳了点。
学校里,老师发现他说话带点京腔,
普通话说得比谁都溜,就把他推到戏剧组。
第一次上台,他腿肚子直打颤,
可一开口,台下的掌声让他忘了怕。
从那会儿起,他知道自己离不开舞台。
1955年,焦晃进入上海戏剧学院。
课堂上,苏联老师教他,
演戏得真,不能装模作样。
他把这话记在心里,大三开始跑去演话剧,
哪怕是站边角的小角色,也得琢磨透了才上台。
大四那年,他被导演看中,
上了电影银幕,演了个不起眼的小兵。
毕业后,他进了上海的话剧团,每天都在钻研角色。
特殊年代来了,焦晃没有再演戏。
白天扛锄头,晚上睡草席,
十年的光阴就在泥巴地里耗没了。
舞台离他远得像个梦,偶尔夜里想起,
心里空得发慌。
在那段时间,她失去了两段婚姻。
幸好,有母亲安慰他。
她从北京赶到乡下,给他做饭,
陪他干活,絮絮叨叨地讲些家常话。
老人家没说啥大道理,可那种不离不弃的温暖,
硬是把焦晃从深渊里拽了出来。
他开始想,生活再难,戏还是得演下去。
03
日子慢慢好起来,后来焦晃和陈晓黎相识了。
她是个记者,比他小了三十岁,
喜欢他戏里的真,喜欢他骨子里的那股认真。
她跑去采访他,翻遍了他的作品,
连小角色的台词都能背下来。
采访完,她没停下脚步,
时不时“偶遇”他,给他写信聊戏。
焦晃起初没多想,可慢慢地,
他发现这姑娘的真心,像春天的风,
吹得他心里的冰一点点化开。
俩人结了婚,陈晓黎用她的温柔,
把焦晃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
家里多了笑声,后来又多了个小女孩。
焦晃抱着女儿,觉得这辈子值了。
后来事业也起来了。
1984年,他演了话剧《安东尼》,
那股子真挚的表演,最后他还得了个“莎剧王子”的名号。
可真正让他火起来的,还是《雍正王朝》。
那会儿,他已经不再是话剧团的年轻人,
站在片场,身上却有种沉稳的力道。
拍戏时,他不急不躁,哪怕一条戏拍十几遍,
也得让每个眼神都对味儿。
有一场康熙跟雍正的对手戏,
他站那儿,背微微弓着,
眼神里带着点欣赏,又有点戒备。
拍完,监视器前的胡玫眼睛都亮了。
戏播出去,焦晃的康熙成了街头巷尾的话题。
有人说他演出了皇帝的魂儿,
有人说他把父亲的无奈演活了。
奖杯接踵而至,家里书架都快放不下。
可他还是那副淡然的模样,觉得演戏不是为了奖,
是为了让角色活在观众心里。
04
焦晃住在一栋老楼里,顶层,没电梯。
屋子不大,墙皮有点掉,
沙发旧得边角都磨起了毛。
桌上摆着几张剧照,旁边是烟灰缸,
烟头烫出的小洞在衣服上格外显眼。
他腿脚不好,走路得靠助行器,
吱吱的声音在屋里回荡,他爱喝点二两小酒。
陈晓黎在一旁忙前忙后,比他小三十岁,
但是精神头还挺足的。
老戏骨焦晃,可以说一生都献给了艺术,
现在身体不适,但是仍念着要给大家演戏,
可以说他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让很多人都佩服!
信息来源:
1、中国话剧“南焦北于”?于是之和焦晃非同一代人. :中国新闻网
2、焦晃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 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