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未,带着自己即将问世的NV5音箱,别号“哪吒”的小4寸,我参加了HAVE广州音响展(以及NS17pro,以及雨加A300和DAC-2等)。三天里面,绝大部分时间里,我就用这对小4寸镇场子。NS17Pro几乎没有开过声(原因后说)。

想必大家一定想知道哪吒的表现怎么样,容我先卖一个关子。聊点其它的心得。
首先是房间真的是太重要了!我原本租的是一间大房,大约35到40平方这样。本来是打算展NS19U的,不过,这次没带我这对大家伙。原因有三,一是NS19只有一对了,还已经有意向客户准备下单了;二是NS19太重了,我一个人实在拿不动(一只80斤了);第三就是NS19房间调音太难了,稍微不慎出来的结果就非常不理想,弄得我都有心理阴影了。说回正题,由于房间太大,里面又比较空,我发现NV5的声音根本充不满。虽然它在自己30+平的听音室也没有问题,但自己家的声学处理要远好过酒店的房间的。下面为原来自己租的房间。

无奈,我只好委托组委会帮忙换了一间20平方的房间。很吃亏,但没法。不过,幸好对门那家线材展厅展品极多,正好可以换。于是我们就互换了,没花多少时间,搞定(带的展品少就是有这个好处。换房之后,低频立刻就充满了房间,饱满而厚实。顺便的,我还顺了对面的电源,以及一根电源线(没法,他家电源用的是20A的接口,而我的电源线是15A的接口)。结果,这个事带来了一个我预想不到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但我居然是最后一天才认识到这点),那根电源线是新线,而且又是镀银线,结果NS17Pro的高频因此变得很难听,但对NV5就几乎没有影响。
NS17Pro是一对hi-end级别的箱子,它对周边的反映极为灵敏,哪怕是一根新线,也能相当准确的反映出它的特性。第二天晚上我直接通电了一晚上,然后第三天,效果终于满意了。而NV5对此几乎无感,它对周边要求要低得多,这也算是它的优点……吧。

说回正题:NV5“哪吒”在展会上的表现如何呢?
用大放异彩来形容”哪吒“在展会上的表现是比较妥当的。它小声时人声甜美、高频细腻迷人;而当我拧大音量时,它爆发出的惊人能量让房间里的所有人均不信。每次都有一堆人跑到它后面去找,是不是我藏了一个低音炮。甚至有人就在现场问:是不是加了低音炮。但我器材的接线又很简单(我故意把NS17放在边上,免得大家以为我是用NS17开的声)。

结果本来它应该就放放人声为主的箱子,被我主要拿来放Tutti、图画展览会、白头佬和皇家芭蕾去了,还有就是钢琴,还是动态琴皇这种大箱都很难搞定的那种。而且是把音量放到最大的那种,我实在太喜欢看见观众目瞪口呆的样子了。

然后我的房间基本上都是人满为患,基本上没有停过。弄得我只能抽空听自己喜欢的室内乐,挑CD呢。顺便一说,这张图画展览会录音是真的好,不管是第二段小丑,还是基辅大门,那气势、动态和细节直接拉满。爽得让人飞起!

结果直接导致我本来准备发三天的NV5的资料第一天就发完了,还有A300加雨的套装的资料(不过照片还是一如既往的烂,大家都觉得相对于它的声音来说,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大家对这个套装的声音表现,以及便宜的价格都啧啧称奇。
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就是由于电源线影响,放NS17时,高频发毛,这让我完全不敢放NS17Pro,因为我找不到原因。第二天下午我才基本确定是电源线或电源的影响导致的,基本确定原因后,我一怒之下,第二天晚上直接通电了一晚上(新线都是要煲的,当然,某些科学党认为不需要)。

然后,第三天效果比前面两天都好,哪怕是用NV5也能感觉出来。我基本确定是新的电源线(或电源)的问题了。过去一问,果然是新线,而且是镀银线基。个人一直认为电源线不能用镀银线,声音会很烂。甚至,多支细线用来做电源线都不如单支好声。这个我做过比较,同一家厂家的同种电源线基,一种单支线一种多支线,做成的成品有明显的差异。不要急着反驳,我们的电网用的全是单支的(除非太粗,才会采用几支的那种)。你可以不相信我,但得相信电气行业标准。国标里,单支线的电气性能就是比多支的好一个数量级。

第三天早上,还有一位老头子建议我可以把两只音箱串联,这样失真会低很多。按照他的建议试了下(这样,4欧的NV5就变成8欧了),果然,失真确实低了不少,声音很稳。但是,声音风格也变了,三频分布也变了。图个乐是可以的,但真要改成这样,单元和声音都得重新调才行。所以,我很快还是切成了单箱模式。
然后,双有人想要听NS17Pro,于是接上。放了两张唱片,NS17Pro表现出了足够的实力。低频宽松而大气,沉稳而富有权威感。高频解析让人咋舌,听小协《流浪者之歌》时,穆特阿姨的运弓和指法表现得清清楚楚,背景出奇的黑,空气感十足。那种小提琴和钢琴的高贵感让人心醉。可以算是自己听到过的最好声的效果了,它的表现绝对对得起hi-end的称号的。这个效果自己只有在昆明展上才有过(不过昆明展上低频没有表现好),我自己都听得非常投入。而我在昆明展上用的线是TCM的25周年纪念版的纯银电源线,后面还加了一台隔离变压器。我所用的就是这台东西:

然后,我又兴冲冲的去问隔壁多少钱一台,答曰:2万。瞬间就感觉不好了,我要当电源黑,哈哈。
由于我自己也在准备出滤波器,就很好奇它里面用了什么滤波电路(这个体积不可能是隔离或再生电源)。答曰:没用。只是用了顶级的座子,加了油(我试听的还是没加油的,据说加了油更好)。就是下面这种,据老板说要4000元一个:

又被刷新认知了!我一直认为滤波、隔离或再生电源才是电源处理的正途。但老板就是用的一个厚铝壳(用整块铝块铣),上等的座子,加上油。然后效果就出来了。我不信邪,换上自己常用的滤波器(某台湾品牌的无源滤波器,售价5000左右)。然后,NS17Pro就瞬间降了一档。从hi-end变成了普通的hifi水平,权威感和高贵感瞬间变没。声音线条变差,稳重感也没有了。基本上就是一耳朵的事。这要盲听,我有把握100%的准确率。
防震、优秀的电源插线板,加油(是真的加油),不用滤波都行。又学习到了新知识。这让自己对未来的滤波器的改进有了方向。虽然这样成本肯定是要大大的增加,但那个效果真的是太吸引人了。

后记,下来后,我立刻联系技术那边把滤波器的板厚由原来的1mm和面板6mm改为了全面6mm,正面10mm的铝板。并且从网上找了两种电源插座,准备在自己的有源滤波器上用,看看哪种效果更好(成本瞬间增加了3倍)。当然,也准备加油试试。希望它能再提升一个层楼,达到2万的水准……激动ING!
收摊,准备闪人了。来年再见!顺便一提,带来的两对NV5全部被买走了,虽然俺一分钱都没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