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刑侦神剧扒层皮了,上帝视角、虎头蛇尾、对口型,成了重灾区

司徒夜吖 2025-01-11 16:56:45

文|元景一

编辑|司徒夜

国产影视苦偶像言情剧久矣,各种参差不齐的剧充斥市场。

想逃离这种被营销造热度的言情剧去看点刑侦题材的剧,没想到质量也不如从前了。

在此背景下,不禁让人怀念起曾经的《重案六组》和《黑冰》,这两部才是名副其实的刑侦剧典范。

那个网络不发达的年代,这些好剧充当着大家日常生活的调味品,制作精良,演员出色,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

现在的剧观感不怎么样,却动不动就评分到9分以上,真是令人费解。

明明社交平台上全是吐槽和弃剧,这些评分能是真实的吗?真的能赢得满堂喝彩吗?

还是说观众的审美下降了,即使一堆槽点也能叫好叫座?

现在让我们一起揭开几部新晋刑侦神剧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们究竟是否名副其实。

1、《真心英雄》 :虎头蛇尾与剧情漏洞的双重打击

看《真心英雄》的早期宣传预告,狂夸富大龙演技真实、张丰毅老戏骨出色。

本以为这两个是主角了,结果开播五六集富大龙还没出场。

搜了搜才明白:这部剧分了好几个案件,以单元叙事的方式来进行拍摄,也就是一集一个“福尔摩斯”。

在第一个单元《现场》篇里,以周克华案改编的爆炸案,张丰毅饰演的乌光启半集就把他侦破了。

要知道真实案件中的周克华8年作案9起,每次爆炸事件造成的伤亡和影响,剧里也没有拍。

可能剧里只想强调一下乌启光办案神速,但是这样确实照顾不到观感体验。

随后的两集侦查的过程比较有看头,但还是避免不了真实感的缺失,怎么就那么巧的发现陈书平办公桌下的血迹呢?

把凶器从家带到办公场所,就足够凶器上的血凝固了,就算地上有血也会及时清扫掉。

侦查过程可以是用试剂等发现血迹,但是此时的“乌老”只说了两句义正辞严的话,就发现桌下有血迹,指认陈书平是真凶。

这案件破获的未免太容易了,4集的剧情还通过多个案件来刻画一个人物的刑侦过程,的确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此外就是剧情中的漏洞,第一个单元里,剧情安排竟然是让乌老在关键时刻喊出嫌疑人女友的名字,在热闹的商业街区这么做无异于打草惊蛇。

对方被惹怒立刻朝乌老开枪,差点都要打中附近群众了。

这就是编剧想展示的英勇吗?太没有专业度了吧,拍这么失真的剧情有点侮辱观众智商了。

一个退休返聘年近八旬的老人,是绝对追不上嫌疑人的,此时的他不应该把跟踪情况反馈给同事吗?

第二个单元《无名》篇也不例外,开头以一个新报道的国安人员苏晓彤进行拍摄,向大家讲述国安人员的工作内容。

随后通过已经逮捕的顾伟开始搜查更多的间谍,一个单元里竟有6个间谍的出现,他们环环相扣,泄露国内军事相关的机密。

最后一集在医院保护教授的场景,门外有两个伪装医生的人前来刺杀,俩人就差没踢正步走路了。

这种现象竟然没有被门口的警察怀疑,还是刚入职的菜鸟苏晓彤先发现他们不是医生,这剧情漏洞太明显了吧。

《真心英雄》我是真心看不下去了。

2、《猎罪图鉴2》 :上帝视角,无敌金手指

《猎罪图鉴2》开播前就有不少观众期待,不少人都知情,第二部演员虽然还是原班人马,导演和编剧却换了人。

珠玉在前,第二部观感如何自然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目前完播后,评分7.7分确实不如第一部高,但是观众评价却有不小的争议。

推荐这部剧的粉丝认为比第一部更敢拍了,有为爱杀人的追星女孩、家暴未成年的伪善父亲、心理变态的父子、女网红的抉择与报复等剧情。

这些案件都取材于当代社会的热点案件和话题,剧情确实新颖。

沈翊依旧当着画像师,用自己擅长的色彩图案分析和心理学来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并且配角的戏份都有增加,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了。

比如李晗的童年经历让她养成了囤积癖,被言论霸凌,差点被AI杀人犯束缚,最终经过沈翊开导,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现实中就有很多像李晗这种的男生女生,由于童年感情缺失,长大后会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不同。

这其实是他们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李晗能成为刑警,已经是很优秀的女孩儿了。

但是最初去看猎罪第一部的不少观众,是冲着双男主的标签看的。

第一部中杜城和沈翊强强联合,惊险刺激的紧要关头都是两人共同出场的。

怎么到了第二部,杜城看起来都不像是主演了?

提供案件主要线索的是沈翊,用心理学审讯嫌疑人的还是沈翊,剧中经常是一帮刑警在办案现场等一个画画的。

画像师在现实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当然也有高光时刻。

但第二部对沈翊确实着墨更多了,甚至用心理学和嫌疑人对话的情节都比画画办案多。

不过作为续作,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延续第一部的节奏和风格,故事逻辑和审美也都在线。

有观众说正是因为拍得好,每个案件都成为导火索创飞一个圈子,才显得评分没有第一部高。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3、《我是刑警》 :穿帮镜头频现,对口型劝退观众

看到《我是刑警》主演阵容的时候,不少观众都很期待,预测此剧必火。

看了几集大家就开始吐槽了,开播前宣传的是于和伟、富大龙是主演,怎么播了好几集也没看到富大龙呢?

一直到第33集才看到他的身影,富大龙在饰演一个县级的刑侦队的副队长。

戏份这么少却说成是主演,这有点名不副实了吧?

另外,剧情设定就是年轻刑警秦川的成长过程,从青涩到蜕变成为传奇人物。

可是让53岁一脸褶子的于和伟来演秦川,他和“青涩”哪里搭边儿呢?

纵使再磨皮再加滤镜,观感上他终究演不出年轻人的活力四射、朝气蓬勃。

剧中秦川和领导们说话没有一点拘谨和谦虚,反倒他看着也是个大领导。

若是没看过于和伟演的剧,只看演员演技也能继续追这部刑侦剧,可是谁不知道“接着奏乐接着舞”的刘备名场面啊?

况且于和伟还演过曹操和《觉醒年代》里的陈独秀,一直演有气场的大人物。

如今再看他演戏装嫩真的特别违和,原来请明星演员拍戏也是一把双刃剑呀。

主角年龄和剧本设定相差太大真的是这部剧的硬伤,看的观众很容易出戏。

这部剧在制作上也不太严谨,一直打造“真实”标签,但是只执着于表面的真实。

这部剧的取景地也选择了东北,像《白日焰火》等许多悬疑、刑侦主题的电视剧都在这里拍。

大概是因为东北寒冷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下雪,东北雪景的肃杀氛围更适合拍摄刑侦故事,也有利于凸显刑侦人员的工作艰苦。

而且剧中有鹤岗128案件,东北也是案件原型的地点。

本想着剧组还蛮严谨的,案件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剧中的布景,从人物着装到路边的铁皮垃圾桶都比较考究。

但是这部剧的跨度有30年之久,所以剧中还是有不少穿帮镜头。

剧中一幕受害者说凶手的衣服是藕荷色的,这台词太时髦了吧!

男生不是连口红色号都分不清的吗?更何况那个物质还比较匮乏的年代,他怎么见过并准确记忆这个颜色的呢?

还有剧中的泡面,这不是某师傅近两年才出的一款泡面吗?怎么那个年代就有了?

我倒可以给剧组出个招,买袋装泡面放茶缸里,这样又真实又有情怀感!

如果说前面两幕不太明显,那么张克寒下线的这个场面就比较明显了。

远景的时候黑挎包在旁边地上,切换近景的时候挎包又在身上了。

这应该是剧中拍了好几次,最后剪辑的时候素材拼凑中出的错。

全剧第二硬伤应该就是对口型了。

既然取景地和案件发生地都是东北,主演群演为什么不用方言呢?

就算主演不会方言,演群众戏的那些演员应该挑选会东北话的嘛。

可是剧中全员都是标准普通话,那年代哪有老农民会说普通话的啊?

剧中全员播音腔,声音也像AI一样语调生硬,非常没有质感。

大概是电视剧审核删改的原因,有些戏份不得不后期配音。

这不就又和这部剧强调的“真实”相悖了吗?

难怪剧集刚播出的时候能获9.7佳绩,但是很快就掉到7.6分了。

结语

通过分析总结观众老爷们对每部剧的吐槽,小编认为观众的审美确实是在线的。

影视业发展的这么成熟,资本运作来割韭菜的也不再被观众买账。

想要成为一代经典之作,一定是有好剧本好导演,还有符合设定的好演员,再加上精良的制作,才能让观众满意。

0 阅读:11
司徒夜吖

司徒夜吖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有态度、有温度的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