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舞台上,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工具。
近年来,稀土作为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因其在高科技产业和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不过最近围绕乌克兰稀土资源的炒作,更像是美国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筹码,而非基于实际的资源潜力。
炒作的起源:乌克兰的“稀土潜力”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到国防装备,稀土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任何关于稀土资源的发现都会引起全球的关注。
2020年,乌克兰为了吸引美国的关注,发了一份叫做“胜利计划”给美国,计划上面的第四条大幅夸大了该国的稀土资源潜力。
这一计划声称,乌克兰拥有丰富的稀土矿藏,足以满足美国对稀土资源的需求。
所以,“胜利计划”出来之后,美国就开始宣称“乌克兰拥有非常有价值的稀土”,并声称美国正在寻求获取这些资源。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权威数据,乌克兰其实除了少量钪矿之外,并没有重要的稀土矿床。
全球稀土产量的总价值每年大约为150亿美元,而乌克兰即使能够生产全球20%的稀土,其年收入也不过30亿美元,要达到特朗普所说的5000亿美元,美国需要确保乌克兰超过150年的产量,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此外,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开发面还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
由于许多矿山位于俄控地区,开发难度极大,而即使在乌控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和经济状况的不稳定,也使得大规模开采几乎不可能。
以诺沃波尔塔夫斯克矿床为例,该矿床虽然在1970年被发现,但由于开采成本过高和经济性不足,至今仍未开发。
那么,美国为何要炒作乌克兰的稀土资源呢?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小心思!美国希望通过制造“乌克兰拥有丰富稀土”的话题国可以凭空制造筹码,增加所谓的“稀土保障”,迷惑外界。
其实,这种手段在美国不长的历史中并不罕见!
早在2010年,美国就曾宣称阿富汗拥有价值1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对电动汽车电池至关重要的锂。
然而,多年过去,阿富汗的矿产开发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一事件与乌克兰的稀土炒作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夸大资源潜力来制造话题,进而推动美国要达到的目标。
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其对高科技产业和国防领域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到了全球的70%,而加工量更是高达80%以上。这种主导地位也使得稀土资源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所以美欧试图通过打造自己的稀土供应链,以此减少对外界稀土的依赖。
而在这一背景下,乌克兰的稀土炒作不仅是美国试图制造交易筹码的又一鲜活写照,也是其试图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寻找替代方案的体现。
然而,这种炒作忽视了乌克兰实际的资源潜力和开发能力,最终可能给只会给外界徒添紧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