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以“反华急先锋”著称,最近却大声疾呼“中国崛起势不可挡,美国不想打仗,只想平衡”。
这番话看似在对中国示好,实则暴露其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一边惧怕中国实力的快速崛起,一边竭力维持美国独家优势。

鲁比奥的所谓“平衡论”,归根结底,不过是美国“丛林法则”的变种。
当你弱时,对方就名正言顺地欺负;当你变强时,对方便换了副面孔,“要求”跟你谈平衡、求公平。
一、鲁比奥从“反华小丑”到国务卿的强硬旗手鲁比奥曾频频抛出反华提案,包括阻止华为依据法律维护专利权、恶意炒作所谓“人权”与涉港等议题。
这类行为虽在美国国内收割了一波选票,却被《人民日报》直斥为“反华小丑”。
本质上,他的操作都是为了捍卫美国的单极霸权,将国际规则抛在脑后。只要能打压中国,就不惜制造话题、煽动舆论。

2024年,鲁比奥被特朗普委以国务卿重任,成为美国外交方向的“风向标”。外界普遍将这一人事任命解读为:美方对华“全面对抗”的信号。
在此背景下,中方对鲁比奥的制裁依然有效,令他难以直接访华或与中国高官面对面沟通。
事实证明,这份“冷硬态度”不仅没能威慑中国,反而让两国关系的紧张局面走向死结。


你弱他欺,你强他喊“求公平”!
鲁比奥等人高喊要和中国“公平竞争”,却对华为等科技企业全面封杀,下架产品、断供芯片、限制专利诉讼,赤裸裸地利用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搞“强盗逻辑”。
当美国继续打着“国家安全”旗号对中国征收高关税、阻挡技术合作时,却又要求中国在经贸上对美开放。
这种“我们打你可以,你反制就是违规”的操作,堪称双标典范。

在拉美,美国借“门罗主义”之名,威胁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声称要削减对方的经济援助,只为阻止中国在当地日益增长的影响。
在亚太,鲁比奥力推“围堵中国”的小圈子,企图打造排华联盟。
但地区盟友对美国的“口惠而实不至”已心生戒备,纷纷在中美之间玩起平衡木,暗暗发展自主外交。

各大国际机构预测,中国或在2035年前后跻身全球经济之首。
支撑中国崛起的,不仅是庞大的市场,也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华为、比亚迪等企业通过对外技术合作、专利维权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进一步凸显美国单边打压的徒劳,无形中对美国的“科技封锁”形成反制。

中国提倡的开放合作与共赢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呼应。
“一带一路”所到之处,国际项目应者云集,越来越多国家敢于顶住美国压力,主动拥抱中国机会。
“弱肉强食”的老套路正在被历史淘汰。
洪都拉斯等国与中国建立或深化外交关系,多少证明了美国的全球控制力已经不复往日,旧有秩序的“垄断红利”快速流失。

鲁比奥的“平衡论”不过是美国霸权焦虑下的遮羞布。
想借“对抗”来维持平衡,结果只会让失衡进一步加剧;唯有真正的合作与平等,才能为中美两国乃至全球提供双赢的未来。
正如《人民日报》早有评述:“丛林法则早该进历史博物馆,开放共赢才是时代潮流。”
中美关系的走向,也终究要靠坦诚互信、开放合作,而非旧思维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