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中沉睡的红砖公路

泽洋的趣事 2024-10-16 04:08:03

先做一个选择题。如果你是一只骆驼,在沙漠中饥渴难耐。眼前发现一堆骆驼刺,你吃还是不吃?如果吃,可能扎伤口腔和肠胃,但必仅能活下去。如果不吃,就会死去。骆驼也知道,青草远比骆驼刺好吃,但这里没有。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在茫茫沙海中,有这么一条公路。有人说是历史壮举,有人说是破坏生态环境。你若是当时的一名修路人,你怎么想?你怎么看?

在尉犁县到若羌县之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的31、33、34三个团场,紧邻着218国道。现在,尉若高速公路已经通车,交通更加便捷。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些团场在茫茫大漠中,交通十分困难。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沙土路,给这些团场的经济发展,职工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困扰。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落后现状,兵团人决心建造一条路面硬化的公路。可是,当时哪里来的沥青啊!兵团人敢想敢干,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兵团人决定就地取材,制造道砖,修建一条用砖铺设的公路。

就这样,这条公路从1966年8月开始动工开建,一共出动了2000多名兵团职工和北京知识青年。他们历经5年时间,硬是用6120万块红砖,建起了一条长102多公里,宽约7米的公路。

如今,这段红砖公路早已经废弃不用。为了纪念这个壮举,留下了两公里作为历史见证。其它100公里的红砖公路,已经埋没在大漠深处。这条世界最长的砖砌公路,已被列入上海“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在世界公路史上,红砖公路,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镜头回到上世纪60年代,他们从塔里木河底挖土,他们用胡杨树作燃料,就地造砖铺路。他们是为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是为了改变一群人的命运,改变这个地区和国家的命运。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60多年,有人说这个修建红砖公路的过程,就是破坏生态的典型案例。有人说这是蛮干,需要深刻地反思反省。

好了,你对当时的这群人,用汗水和血泪修建的这条红砖公路的,怎么想?怎么看呢?

0 阅读:6
泽洋的趣事

泽洋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