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一本不到200页的史学经典

华韦海 2024-11-19 20:08:36

读史书,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先读薄的再读厚的。比如读《史记》前,先读王伯祥选注的《史记选》和丁帆的《史记选读》之类的,再读中华书局十卷本的《史记》。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因为厚厚的史书容易让人望而生畏,而一本薄书却能让人快速了解某段历史。不过有的史学经典也很薄,比如我读过两遍的一本经典,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全书仅181页。

钱穆是谁?他是与陈寅恪、吕思勉、陈垣齐名的“史学四大家”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专著多达80种以上。

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他的一本演讲集,分析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等。

钱穆没有用艰深的历史术语,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把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演变娓娓道来。

这本书最早在1950年代就出版了,至今仍是很多人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入门书。有趣的是,读钱穆的文字,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在讲故事,让人不知不觉就读进去了。

在读这本书时,书中有不少句子和观点让人眼前一亮,这在历史教科书中是读不到的。我就列举其中的两三点。

第一个是对科举制度的看法。钱穆说,科举制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出人头地。但科举也有它的毛病,比如宋朝考试太严格,明朝的八股文束缚了人的思想。

可即便如此,科举仍是当时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这一点类似于今天的高考制度,虽然你可以指出它有不少问题,可不能否认的是,它确实是目前选拔人才的可靠制度之一。

钱穆先生也说了:“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毕竟一个朝代的制度不是统治者随意制定的,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就像刚刚说到的科举制度,它不是某个皇帝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在官僚选拔需求下逐步形成的。这让我明白了,评判历史上的制度得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们不能用现代眼光去苛求古人。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关于中央集权的。钱穆说,从汉到清,中央政府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政治越来越衰落。

这种趋势看似让国家统一更牢固,实际上却带来了弊端。因为地方缺乏活力,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四肢麻木的巨人。

这个观察太精辟了。正因为中国历代政权都在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到了宋明清三朝达到顶峰。这本是好事,可是过分集权导致地方政治一天天萎缩。

当然,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钱穆善于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问题。比如他拿汉代和唐代的宰相制度作比较,汉代是“领袖制”,就是一个宰相独揽大权,到了唐代则是“委员制”,就是权力分散到多个宰相手中。

通过这样的对比,读者马上就看出各个朝代制度的特点。难怪这本书在豆瓣上能得到9.4的高分,它不仅内容扎实,还讲得生动有趣,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读懂中国政治史。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什么叫“格局”。钱穆不是简单罗列历史事实,而是站在很高的位置,看清了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脉络。他对历史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全盘否定,而是客观地分析得失。

比如在这本书的后记里,钱穆说的一句话:“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因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知道历史,便可知道里面有很多的问题。”

这话说得太对了,历史上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当复杂。这就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历史,才能慢慢读懂历史,也就能从中读出智慧来,你说呢?

0 阅读:131
华韦海

华韦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