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退休金,捡废品继续打赏,救救沉迷打赏女主播的大爷们

评论员廖保平 2025-04-18 08:49:03

据广州日报4月15日消息,广州某小区73岁的陈伯沉迷打赏女主播,7年打赏超10万元,花光退休金和“救命钱”,称“女主播们太辛苦,想帮助她们”,被儿子赶出家门后捡废品继续打赏。据悉,因直播打赏问题,陈伯与儿子一家发生激烈矛盾被赶出家门,之后他就在儿子家附近的天桥边搭起一个窝棚,至今已住了半年。

73岁的陈伯蜷缩在天桥边的窝棚里,用捡废品的钱继续给女主播打赏,他向屏幕里笑容甜美的女主播送出一个“火箭”,花光了他当天捡拾废品的全部收入,这荒诞的一幕既令人心痛,又让人反思。

在这场“打赏成瘾”的闹剧背后,不仅是家庭伦理的崩塌,更折射出智能时代对老年群体的系统性围困,当银发族在现实中失去情感联结,直播间里一声声“谢谢大哥”便成了救命稻草,老人蜷缩在硬纸板铺就的“床”上,脸上却浮现出孩童般的满足笑容。

在陈伯“一掷千金”的疯狂举动中,隐藏着智能时代最隐秘的操控机制,直播平台的算法推荐、即时反馈的互动设计、主播话术的心理暗示,共同编织成一张精密的情感捕获网络。无数老人在现实社交萎缩后,被迫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存在感。

陈伯反复强调的“主播太辛苦”,实则是被精心设计的共情陷阱,主播团队通过虚构人设、编排剧本,将老年人投射为“拯救者”角色。这种情感代偿机制,恰好击中了传统家庭关系中缺失的“被需要感”。当子女在都市奔波时,直播间里24小时在线的“女儿”们,用甜美的笑容填补了亲情的真空地带。

事件中儿子的愤怒与父亲的执拗,暴露出数字时代特有的代际冲突,对年轻一代而言,动动手指就能识破的直播套路,在老年人眼中却是真实的情感联结。这种认知鸿沟,源于算法推送形成的信息闭环,让他们的世界观被重构。

而陈伯儿子小陈的驱逐行为,折射出中国式养老的深层矛盾,子女因老人“乱花钱”断绝赡养费,老人为维持虚拟关系捡废品,亲情纽带在互相伤害中持续崩解,提示出子女把赡养简化为转账,却忘了父母需要的是“被需要感”。

要破解这场困局司法机关正视直播平台的情感欺诈属性,对于未成年打赏和老年人打赏,都应该无条件返还,这是基本的法律救济。

当然,技术和法律都是辅助手段,救救陈伯们,不仅要关闭打赏按钮,更要打开紧闭的心门;不仅要斩断灰色产业链,更要重建代际间的星光。能让老人眼中有光的,不该只是屏幕里的虚拟笑容,更应是子孙绕膝的真实温暖。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或许我们该重拾最原始的连接方式,放下手机,握住父亲布满老年斑的手,轻声说一句:“爸,今天太阳很好,我陪您下楼走走。”

0 阅读:1
评论员廖保平

评论员廖保平

20年评论写作经历,资深评论人廖保平的个人写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