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诗仙”和“酒仙”,他的诗中满是酒的醇香,“酒”是李白诗中的最爱;杜甫一生忧国忧民,诗中有说不尽的愁苦,“愁”是杜甫诗中永恒的主题。
那王维诗中最喜欢用哪个字?你能猜到吗?
王维号称“诗佛”,而佛有“四大皆空”的说法,王维诗中最常用的字恰恰就是这个“空”字,可以说读懂了“空”字,就读懂了王维的诗。
不信?读读下面这几首王维的经典诗作便知。
出自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里的“空山”指的是终南山,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辋川别业的一处景点。
此诗一个“空”字写尽终南山鹿柴深林幽静的景色,尤其绝妙的是全诗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矫揉造作,颇具诗意。
出自王维的《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首诗恬淡闲适,既谦虚而又悠然自得,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全是超然物外、醉心于大自然的欣然情怀。
如果你琐事缠身,心情郁闷,心神烦躁,可以好好读读这首诗,定能净化心灵,情绪好转。
出自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写出春山之美,以动衬静,动与静完美结合,读此诗我们眼前浮现出春山的清幽、月光的明朗,似乎还闻到了桂花的清香,听到了清脆的鸟鸣之声。
作者眼光独特,刻画细腻,用如椽大笔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艺术手法极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可见王维很喜欢用“空”字来装饰“青山”,此诗堪称一幅山居秋景图,用笔极为惊艳,将空山、雨后秋凉、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浣女喧笑、穿荷渔舟等景观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清新自然,闲适淡雅,无愧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处,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中的“空”字富有“禅意”和“禅理”,有浑然物外之情。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是无喜无忧,是“空境”心灵的延续,正可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情景、诗味、理趣俱佳,这样的人生令人向往!
出自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诗也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写于王维因公事南下,途径襄阳时。
此诗情景交融,以近乎白描的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汉江周边山川景物写得壮阔、奔放、奇伟,此诗犹如一幅山水画,恬淡怡然,韵味无穷。
出自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香积寺位于唐朝首都长安附近,这篇游历抒情之作虽写山寺,但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山寺自在诗句中。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富有禅意和哲理,寓意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才能领略宁静之幽趣,果然作者不愧为“诗佛”。
以上是王维比较经典的带有“空”字的诗句,除了这些还有许多,例如《秋夜独坐》中的“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桃源行》中的“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等,这些诗句也都很精彩。
可见“诗佛”王维真是对“空”字大有偏爱,读懂了“空”字,就读懂了王维的诗,就读懂了王维的心境。
朋友们,读了本文有何感想?王维“空”字经典诗句除了文中这些,还有哪些?欢迎分享高见。
长安解元落第子
前生本是北海鲲,歌赋诗词万人云。散尽钱财江船客,寻仙问道笑翰林!
长安解元落第子
李白
少时风流老亦狂
波澜动远空就不要拿来凑数了。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吧。
驶向一江秋
欢迎朋友们欣赏好诗,欢迎分享高见[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