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朝在郡国及以下各地设学,推广办学兴教,让西汉的小学教育进入了鼎盛时期。
而在甘肃玉门酒钢花海农场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汉简,记录下了西汉推广小学教育的这段历史。
在那个年代是如何推广小学教育的?教育的推广又给西汉王朝带来了哪些影响?
西汉小学教育的发展
西汉初期,民间训诂的书师们将《仓颉》《爱历》《博学》三篇合在一起,融为《仓颉篇》,以六十字为一章,共五十五章。为有利于蒙童诵读,大致一句四字,有韵可押。可以看出,西汉的文学家在文字整理、编纂及解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西汉武帝时期,在文化政策上有巨大转变,采用儒家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京师兴办太学、设五经博士,在地方建立郡国学。后来又在郡国以下的县、道、邑、候国、乡、聚等地方设学,或曰学,或曰校,学、校置经师一人,或曰庠,或曰序,使儒家学说脱颖而出于诸子百家,成独尊之势。
儒家学术学派开始登上西汉的历史文化舞台,广招门徒,设堂授课,竞相唱曰。儒家学派各家亦私人办学,传授弟子,有了长足发展。同时,帝王、公卿、名臣、郡县官吏皆重视学校教育,宣扬礼仪,传颂《六经》,培养人才。
《汉书》中记载:“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与伟与!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董仲舒认为,万民只有通过开导教育才能开智。教育的内容以“三纲五纪”“五常”《六经》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文化知识,可开启智慧、知书而达礼。
董仲舒认为教育的最好形式是办学,因此,汉武帝在他的建议下,在京师长安兴办太学,号召地方兴办郡国学。董仲舒不但提倡公家办学,而且主张私人办学,他本人亦开办私学,弟子多达百人通过学校教育,以德教化民,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国家培养了人才。
西汉的蒙童教育在规范当时社会大众的行为、思想观念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西汉政权稳固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
在看到了小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后,西汉政府极为重视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事业。一方面,西汉政府在京师兴办太学,在地方建立郡国学,又在郡国以下的县、道、邑、候国、乡、聚等地方设学,建立了一整套遍及全国范围的小学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西汉政府对小学教育的教材编纂也非常重视。
由当时的一些名儒大家负责编纂,其编纂的内容在吸取了西汉以前各个朝代的蒙学知识体系后,融入西汉的蒙学知识体系,能够更好符合当时蒙童的学习方法和成长方式,体现了国家意志。
与此同时,自中央到地方,西汉政府还设置了专门机构和人员,太学设五经博士,校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确保了小学教育能够正常、有序开展,为西汉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西汉的小学教育是我国古代小学教育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玉门花海汉简反映的西汉边塞小学教育
西汉政府开通西域后,河西走廊地区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西汉王朝在设河西四郡之初,边防屯戍作为紧要任务时刻提醒着中央政府必须倾尽全力来经营河西。在稳固边防要塞的过程中,西汉王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以往的人们以为河西四郡等边防之地只是进行军事训练和军事任务,对军事组织中的将士在其他方面了解很少,普遍认为他们只负责保家卫国,并没有进行文化学习。随着考古发现大量汉简的出土,从其中记录边防士卒文化生活的简文来看,西汉边塞士卒的文化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1977年,在甘肃玉门酒钢花海农场汉代烽燧遗址出土了一批汉简,大多为小学字书和练字的习作,其中内容主要表现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知识、识字学习教育、学习实用文化知识、学习地理方位知识等几个方面。
学习国家政策法规知识方面
学习国家政策法规是边塞屯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学习,一方面提高了边塞屯戍士卒的军事素养,有利于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边塞屯戍士卒的文化素养,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如西汉“武帝诏书”七面棱形木觚,木觚为不规则七面棱形。通体有汉隶212字,文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诏书,有133字;第二部分为书信,有79字,内容为书信。视其书风,拘束、稚拙,如幼童捉笔,且摹写与篆书圆笔的意味颇浓。
由此,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的专家们认为这枚木觚当是驻守烽燧的戍卒反复摹写、笔削过的一篇练字习作。木觚中的诏书是汉武帝时期中央发往边关的急诏,内容涉及边关政事,记载了西汉武帝末昭帝初的一项重大政治事件,可以弥补史书记载的不足,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边塞屯戍士卒的识字教育方面
识字用字,练的一手好字是选拔吏卒的必要条件,尤其在西北边塞与西域接触的地区,民族交流非常频繁,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就成为边塞屯戍士卒的必备条件。
由于边塞官员缺乏,大多在能讽书习字的士卒中培养擢选。边塞士卒的识字教育学习就是诵读、练字。如“仓颉篇”简上书:“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调谨慎敬式勉力讽昼夜勿置务成史会辩治超等”。
西汉常用的小学字书以《仓颉篇》《急就篇》等为主,是当时通识小学的工具书。此次玉门花海发现的“仓颉篇”简,三篇皆为第一章,内容相同,正反面连续书写,但都没写全,并有增、脱文。
三简为同一人依照某教本连续抄写三篇所致,故内容、字数、格式皆相同,末句皆止于“超等”。正、反面连写,一简写毕,再移另简,说明这些简札无需编联成册。书体带有浓重的篆书意味,似习字所依教本为篆书,或为早期隶书,即具有篆意的隶书。
简的内容主要是勉教学童努力讽读、书写。“仓颉篇”简的发现,为研究西汉历史文化教育增添了新的史学资料,弥足珍贵。
边塞屯戍士卒学习实用文化知识方面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简单的数字知识、计时计日历法知识等,这些基础实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是保证边塞正常运行的基础。
如西汉“第八隧”木简,检体为长方形,上部有“第八隧长剪”;西汉“元平元年”木简,简体为长条形,墨书“元平元年七月庚子禽寇卒冯时卖橐络六枚杨卿所约至八月十日与时小麦七石六斗过月十五日以日斗计盖卿任小麦”;西汉“甲子乙丑丙”木简,墨书“甲子乙丑丙”。
边塞屯戍士卒通过练习书写数字、历法知识,主要是从实用性出发。在当时领取供给品、售卖物品以及管理烽燧物资时都需要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边塞屯戍士卒学习地理方位知识方面
地理方位知识是每个屯戍士卒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有了这些基础地理方位知识,驻守屯戍边塞的士卒联络起来就会更加准确迅速。
如西汉“东部深目”木简,简体上部为三角形,用墨涂黑,下部为长方形,墨书“东部深目”。西汉“旁郡深目”木简,简体上部为圆弧形,用墨涂黑,中间有一圆孔,下部为长方形,墨书“旁郡深目”。另一西汉“旁郡深目”木简,简体上部为三角形,用墨涂黑,中间断开,下部为长方形,墨书“旁郡深目”。西汉“亭上深目”木简,简体上部为三角形,用墨涂黑,中间有一圆孔,下部为长方形,墨书“亭上深目”。
历史学家劳干最早判定深目为弩机上的照门,即瞄准装置。据居延考古队在居延发掘后的推测,它可能是坞、堠女墙上的观测装置,类似后世所谓“垛眼”,与转射同属一类守御装置,后者已发现实物。深目、转射在坞壁、燧亭上各有固定配备位置,故标识以简签。如“东部”“西部”“亭上”“旁郡”等。
西汉王朝非常重视官民的文化素质。汉初,丞相萧何草创律令,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
除了边塞屯戍士卒的训练,文化知识的传授也是西汉王朝重视的一项内容。对边塞屯戍士卒来说,能够熟知烽火品约、了解国家政策、知晓相关的法规法令、了解实用的文化基础知识,不仅是一项军事任务,有助于提高军事素养,还是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
结语
西汉是我国封建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西汉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于文化政策上实行了重大转变,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有力推动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是从立法的角度上确定了道德宣教的重要性,并以“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将教育纳入治国理政的根本战略。
西汉小学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蒙童进行行为处事、待人接物等伦理道德以及政治态度、研读方法和行为规范的学习培训。汉承秦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国学,设五经博士,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相辅相成,构成了西汉完备的官学体系。西汉的小学教育繁荣发展,学习、考试、奖惩制度井然,重视对蒙童和边塞屯戍士卒的蒙学教育、成长和去向追踪调查。
组织学生赴郡县官学学习,从而达到了增加学识、增长才干的目的,使官民之间有规范的信息通道,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大一统的形成也为文化教育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玉门花海汉简中多为小学字书和练字的习作,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知识、识字学习教育、学习实用文化知识、学习地理方位知识等几个方面。其中“仓颉篇”简就有三枚,对研究西汉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读书习字的蒙童,按其读书的目的对其有不同的识字要求。
但凡作为史官培养的孩童专门学习讽类字书,能掌握五千字以上方能为史,需要掌握并理解《仓颉篇》的全部内容。《仓颉篇》作为西汉时期的小学教材,已经影响并普及到边塞地区,由此可见西汉时期小学教育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