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深圳龙华工业区的清晨少了往日人潮涌动的景象。
曾经挤满十万员工的富士康宿舍区,如今空荡的商铺招牌在风中摇晃,仿佛在诉说着代工帝国褪色的黄金年代。

郭台铭那句"

我赏饭给中国人吃"的狂言犹在耳畔,可现实早已换了人间。

五年前苹果将15%的iPhone订单转给立讯精密时,富士康还能用印度建厂的蓝图安抚投资者。

但当印度产iPhone15因34%的良品率遭欧洲退货,郑州工厂不得不在深夜重启生产线救场,明眼人都看懂了产业链的真相。

郭台铭连夜飞回河南追加10亿投资新能源车的新闻登上热搜,评论区却挤满了"早知何必当初"的嘲讽。

印度金奈工厂的操作手册至今仍是中文版本,80%元器件依赖中国进口。

派驻印度的台湾工程师私下吐槽,当地工人连紧急按钮的标识都看不懂,流水线每隔两小时就要断电检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州航空港的固态电池车间里,机械臂每90秒就能完成一组电池封装,98%的自动化率让富士康MIH电动车平台0.3%的全球份额显得格外刺眼。

库克今年3月与王传福的会面照片在科技圈疯传,比亚迪拿下特斯拉电池订单的消息让宁德时代股价应声上涨。

而在深圳富士康总部,财务总监正为连续两年下滑的毛利率焦头烂额——7.26%的数字创下十年新低,郑州厂区用工成本却还在以每年6.9%的速度攀升。

更让管理层心惊的是税务稽查通知,当年河南给的五年免税优惠,如今成了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郑州街头的外卖骑手群里流传着秘密:超过三成骑手戴着富士康的旧工牌。

他们中有人经历过2019年那场著名的抢人大战,彼时富士康开出8000月薪却招不满人,隔壁比亚迪五万岗位三天报名的场景记忆犹新。

现在宁德时代在洛阳新建的电池厂,时薪又比富士康高出三成,厂区门口早餐摊老板说:"年轻人现在挑厂子就像选手机,要看技术含量和五险一金。

"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烂尾工厂长满荒草,印度特伦甘纳邦的厂房里堆积着生锈的零件。

当立讯精密开始代工iPhone15 Pro Max,当华为问界M9的智能座舱产线实现全数据管控,郭台铭终于明白:不是中国不赏饭,而是这碗智能制造的时代饭,富士康的筷子已经夹不稳了。

站在龙华厂区顶楼,能看到比亚迪新建的研发中心彻夜通明。

楼下保安老张说,最近常有台湾高管在深夜独自徘徊。

当海关数据显示郑州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百万辆,当中国供应链国产化率达到95%,那个需要富士康创造就业岗位的时代,确实永远留在了昨天。

(互动话题:你觉得富士康还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翻身吗?你更看好比亚迪还是宁德时代?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制造业变局 #中国智造崛起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