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说我们是乡巴佬,但现在的美国更像乡巴佬

一桢见血看世界 2025-04-09 11:57:20

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日在国会听证会上将中国民众称为"乡巴佬",但是有意思的是,万斯这种气急败坏的言论不仅没有让我们觉得愤怒,而且我们甚至觉得他很可怜。那就是一个大国副总统在面对中国毫无办法时候的无能狂怒而已。我忽然就明白了,我们面对万斯这种侮辱云淡风轻的感觉其实就是我们的民族自信。

1896年,李鸿章受邀赴美参加格兰特将军葬礼。李鸿章去到美国以后看到了纽约的高楼大厦,看到了现代化机器大生产的壮观景象。那时候的李鸿章真的好像是一个古代穿越而来的人一样,被当时美国的现代化程度震惊了。

所以,那个时期的李鸿章确实有点乡巴佬进城的感觉。但现在的我们完全可以说美国人才是真正的乡巴佬。因为很多美国人来到中国以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相比于中国,美国才是真正的第三世界国家。很显然,这个时候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就是1896年那个去到美国的李鸿章。

2019年6月13日,对美国纽约人民来说是喜大普奔的一天!因为这一天,纽约的公共交通系统终于正式开启非接触式电子支付模式,市民终于可以刷手机来乘坐地铁了。很多纽约市民争相体验这种超前科技,他们骄傲的认为只有美国这样的国家才有如此划时代的技术为市民提供便利。但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这种在中国十八线小县城都已经普及十几年的技术在美国竟然成了划时代创举。

更令人瞠目的是,联邦通信委员会最新调查显示,全美仍有40%的家庭使用着网速低于25Mbps的宽带,这个速度尚不及中国2015年的平均水平。截止2024年底,美国的通讯基站数量仅中国的3.6%,而我国的5G基站数量是美国的15倍。当甲亢哥在隧道中高清直播都十分丝滑的时候,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乡村地带、硅谷周边山区,手机还常因基站缺失而无法导航和通话。

要知道,1896年李鸿章去的纽约曼哈顿的基础设施大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物。比如洛克菲勒广场30号建成于1933年、帝国大厦建成于1931年,而美国的交通系统基本还沿用1904年的工程思维。美国在1850年到1920年间建造的60万公里铁路网,如今已经腐朽不堪。

美国人不想要更新基建吗?他们当然想,在奥巴马时代,美国提出了全国高铁计划,这个计划在消耗数十亿美元后,最终只建成了56公里符合高铁标准的面子工程。也就是说,其实现在很多没有出过国的美国人基本没有见过飞驰的高铁。美国是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吗?显然不是的,现在的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实施技术封锁等行为,多么像我们晚清时候的闭关锁国。

任何大国若陷入保守自满,都可能面临盛世危机。现在的美国就是如此,整个腐朽的决策层显然无法很好地整合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来为美国的新基建计划服务。这就导致美国大量基础设施老化,19世纪末那个现代化的国家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渐渐衰老和风化。

1990-2021年间,美国铁路平均每年脱轨1705次,日均4.7次。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美发生1164起脱轨事故,平均每天3.2次。看上去是每天火车脱轨事故减少了,但是实际上是美国的铁路里程在不断缩减、火车数量也在锐减。

当然,还是会有很多洗地党会疯狂吹嘘美国的高科技。但是你真的让他们盘点美国有什么不得了的高科技技术的时候,他们又都哑口无言了。因为在不知不觉间,我们早已在很多领域实现了超越。

从轨道交通网络来看,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庞大的轨道交通体系,总运营里程达10945.6公里,覆盖54个城市,相当于美国现有地铁系统的5.5倍。在高铁领域,我国运营里程突破4.6万公里,最高时速达400公里/小时,而美国符合国际高铁标准的线路仅734公里,最高时速仅为中国的一半。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600公里/小时高速磁悬浮系统已投入运营,这一速度是美国最快列车的2.4倍。

还有我们军事上,空中飞的六代机、海里的057大驱已经初见雏形;在量子技术领域,中国专利申请量占比达37%,较美国高出9个百分点,率先建成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络。在航天领域,当中国航天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时,NASA局长尼尔森却在国会哭诉说美国甚无法复现阿波罗计划。说白了,现在的他们登月都成了奢望。在隧道工程领域,我国盾构机市场占有率超70%,而美国仍依赖进口设备。

真的,要一一盘点的话实在太多太多了!美国人在西方媒体的洗脑下,一直活在美国还是世界第一科技、军事、经济强国的美梦中。正如花旗集团最新报告指出:"在决定21世纪竞争力的12项核心科技中,中国已有9项形成代际优势。"什么叫代际优势?那就是领先别人一个或者几个代差的意思。

如果李鸿章在天之灵,能看到现在美国人来到中国以后震惊的表情,他心里或许能舒服一点。

0 阅读:63
一桢见血看世界

一桢见血看世界

UC直播员与您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