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5G竞争中落败后,美国就把华为当成了“眼中钉”,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科技不断崛起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它以“安全名义”,开始频繁打压华为等中企,甚至祭出了最强的科技武器--芯片。
由于美国修改规则,华为于三年前就无法再从高通、英特尔等美芯供应商获得高端芯片,由海思自主研发的麒麟系列芯片,也因台积电终止代工而几乎沦为“绝唱”。一时间,华为陷入了“无米下锅”的境地,手机业务彻底腰斩,营收利润大幅缩水,面临生存危机。
让人为之动容的是,任正非始终都未想过妥协,抱着“没有伤痕累累,哪有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难”的态度,带领华为全面进入半导体领域,从EDA工具、软件系统,再到核心硬件,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措施。
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华为累计投入了超过4400亿元用于研发,接连实现了13000颗元器件的国产化以及4000+个电路板的反复升级,还有14nmEDA工具、鸿蒙、欧拉操作系统等成果。
更关键的是,受华为的鼓舞,其他很多中企也纷纷加入到自主造芯的行列,“众人拾柴火焰高”,国产芯片顺利步入“快车道”,中企2022年累计砍单进口芯片约970亿颗,这与饱受“反噬”的美半导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恨的是,在这关键时刻,美国再次抡出“重锤”,联合日、荷制定三方协议,限制DUV光刻机等核心半导体设备材料对大陆市场出货,妄图彻底把“中国芯”锁死在低端市场。
要知道,对于外界不公平、不合理的歧视性打压,我国已多次发出严厉警告,可事实证明:尊严只在锋剑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在7月3日,我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一份公告,从8月1日起,将开始限制镓和锗这些稀有金属材料的出口。
此举可谓是正中对手的“七寸”,因为镓和锗是半导体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中国在这方面的全球储能占比高达80%以上,无论美国还是日、荷,若没有中国持续提供这些材料,即便它们的半导体设备技术再先进,也都是枉然。
正因如此,美、日、荷反应强烈,尤其美国,一方面派耶伦访问中国,呼吁中方开放贸易,同时又“出卖”荷兰,称限制DUV光刻机是荷兰自己的决定,与它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尽显狼狈与不堪。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这些“迷惑”动作的背后,它对中国科技限制的限制策略却始终没有改变,耶伦一边呼吁我们开放贸易,另一边却强调着,要求中国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中企不能与美企在相同领域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让我们实现所谓的“无害繁荣”。
果然,就在近期,美国突然传出消息,称拜登团队决定限制高端Al芯片的出货,就连英伟达面向大陆市场的“专供版”A800等芯片,也将被纳入管控清单。这瞬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主流舆论认为,美国这就是“报复”行为,相当于彻底“撕破脸”了。
对此,不少外媒纷纷表示,事情闹大了。首先,中方向来主张公平开放和互惠互利,之前也从未主动对其他地区进行限制,如今之所以禁止镓和锗的出口,主要原因就是美不断加码“芯片”制裁,严重损害了中企以及中方的利益。
反制从来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对霸凌主义断供的回应和制衡,意在规劝某些国家纠正对中企和中国的歧视性做法。
然而,美国却变本加厉,这只会让中方坚定限制镓和锗等稀有金属材料的决心,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可能会被迫中断。既然不让我们发展,那就直接“掀桌子”,大家都别玩了。
其次,无论是光刻机等垄断设备材料,或者是高端Al芯片,外界的断供也许短期内能对中国科技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但同时也会加快中国半导体自给自足的步伐,曾经的盾构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何况,如今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现在我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体系有体系,只要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就没有中国人做不到的。可以预料,随着国产芯片的不断崛起,全球半导体市场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支持请点赞。
用户75xxx22
现在才禁止镓、锗岀口?是不是迟了点?
用户11xxx36
灵活高效高速万众一心加油中国,万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富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