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议美国接管加沙,“里维埃拉”是地产项目还是另有所图?

环球局内人 2025-02-05 22:35:25

自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于1月19日正式生效,协议第一阶段的执行虽非毫无阻滞,但仍持续进行中,第2阶段谈判述快将开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这段时间多次语出惊人,于上月下旬表示巴勒斯坦人应迁离加沙,而引起国际哗然。

如今他再度向国际社会抛下“震撼弹”,在2月4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联合召开的记者上称,美国将接管并“长期拥有”加沙,负责拆除当地所有未爆炸的危险炸弹和其他武器。而目前居住在加沙的巴人应永久移居到中东其他国家,由美国开发这片领土,最终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赴当地定居,加沙甚至可成为“中东的里维埃拉”(海滨度假胜地)。

2025年2月4日,特朗普在白宫门口迎接内塔尼亚胡

地中海岸建“特朗普大楼”?

事实上,特朗普及与其亲信已多次提及,加沙作为度假胜地的潜能。他去年10月受访时曾声称自己去过该处,并指对于开发度假地的发展商来说,加沙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但巴人从未利用其地中海沿岸的地理位置。

有趣的是,特朗普本人也是地产大亨,其拥有的特朗普集团在世界各地开设酒店、度假村、住宅大楼,其中不少是位处中东,而该集团最近才计划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建造一座酒店。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接管重建计划成事,加沙总有一天会迎来一座又一座特朗普大楼。

然而,特朗普在宣布该计划后,却完全没有提到计划的细节,这其实也预期之内的事。实际上,由美国接管重建加沙且要求巴人迁离一事,无论在现实执行情况或特朗普政府整体外交政策上都充满大量困难和矛盾,不禁令人怀疑他实际上另有目的。

网上流传“特朗普酒店在加沙”的恶搞图片

执行将遇“恶梦”般困难

特朗普此前已呼吁约旦、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接纳加沙的巴人,并表示巴人别无选择只能放弃该地。他其后与内塔尼亚胡会晤时立场变得更强硬,指巴人应“永久”迁出该地。现时有将近200万流离失所的巴人居住在加沙地区,要将所有巴人从永久地迁出该处,在执行上将遇上“噩梦”般难度。

虽然加沙经以色列过去多月的轰炸下,已有至少60%的部份遭完全摧毁,当地的部分难民或同意“自愿迁离”,然而对大部份巴人来说,当地是他们的家园,要他们“自愿迁离”简直是天方夜谈之事。另外,哈马斯目前仍盘据于加沙,且已明言反对该计划,声称他们在加沙的“人民”不会允许计划落实。当巴人不愿离开、哈马斯威胁攻击的情况下,特朗普又能如何应对?

当然,他似乎也了解到这一困难,因此才会在记者会上强调,如果派遣部队进入加沙是必要的,不排除美国会派士兵到当地;而且他也不乏驱逐族群出境的经验,在他展开第2任期后,已有大量非法居留的移民开始被他驱逐出美国。

数名巴勒斯坦人走过位于加沙走廊南部拉法的建筑物废墟

然而,加沙对美国而言几乎是一个“敌方阵地”,很难相像特朗普在接管当地后,如何一方面迁出巴人,同时又要压制哈马斯的骚扰。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扬言,除了约旦和埃及外,其他国家也可能会永久接收巴人,惟目前并没有任何阿拉伯国家同意这一举动,遑论协助美国接收巴人。即使,美国以压倒性的军力抵抗哈马斯的骚扰,能将以百万计的巴人迁离加沙,他们亦没有可被送往的地方。美国最后或只能无奈长期试图驱逐不愿离开的巴人,但无论如何该处都不可能变成特朗普所声称的“中东的里维埃拉”。

接管加沙实为离奇外交矛盾

另外,先不论美国接管加沙在执行上的困难,这一计划也与特朗普的外交大战略有所矛盾。白宫国安顾问沃尔兹去12月受访谈及特朗普的外交原则时曾强调,特朗普能够胜选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承诺不会让美国再卷入无谓的中东冲突。

特朗普当时也坚定维持这一原则,在叙利亚变天时,大力呼吁美国不要参与其中,但在仅仅过了2个月,他却突然提出了这个与其原则完全相反的提议。如果美国真的接管加沙,在中东拥有一片犹如海外属地的地区,这将是美国史上介入中东事务最广泛的行动。

沙特阿拉伯驻土耳其伊斯坦堡领事馆上方随风飘扬的沙特国旗

当然,特朗普的政策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部份行动与整体外交政策不一也不出为奇。然而,离奇的是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会晤的其中一项重要议程是有关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事宜,结果特朗普却突宣布“接管加沙”这个对沙以关系正常化百害而无一利的倡议。

双方在会晤前皆透露出有意尽快促成协议的姿态,特朗普在1月就职前和上周皆曾派遣中东特使威特科夫赴沙特首都利雅德访问,很可能就是为了协调沙以关系正常化;而内塔尼亚胡在前往美国前暗示以方希望能实现关系正常化,称他盼能进一步扩大“和平圈”。

在特朗普宣布美国将接管加沙一事后,沙特当然迅速表态强烈反对,拒绝任何驱赶巴人的企图,并补充指沙特在以巴问题上的立场是不容谈判。沙特再次强调,只有允许巴勒斯坦建国,它才会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美国接管加沙严重削弱了国际社会(包括沙特在内)所支持的两国方案。该方案设想加沙将连同约旦河西岸成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一部份,以色列在特朗普当选后加快了约旦河西岸的殖民过程,如果连加沙也被美国“长期接管”,两国方案根本永不可能实现。

背后暗藏秘密动机?

由此可见,美国接管加沙的方案,不只不切实际,也完全不符特朗普此前一直塑造的反对(无益处)对外干预的人设。不过从他最近在处理美墨加关税战的表现,他“商人”的特质仍然存在,不会作出完全无好处的行动,不过这一次获得好处的似乎不是美国,也不是以色列,而是内塔尼亚胡本人—整个方案的背后或可能是特朗普拯救其政治盟友的表现。

自以色列积极参与停火协议开始,该国国内的极右派已多次批评内塔尼亚胡,认为他此举是向哈马斯投降。其中以色列极右政客、时任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在协议达成前指责,该协议将以军过去一年多在加沙地带艰辛获得战争成果付之一炬。

现在,极右派针对内塔尼亚胡已不再只限于批评,而是付诸实行削弱甚至企图推翻其政府。

在停火协议达成后,本格维尔与另外两名同党的部长因不满停火协议而辞职,其所属政党也退出执政联盟,仅暂时提供信任保证;另一极右政客、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一度威胁退出内阁后撤回,但强调如果内塔尼亚胡在消灭哈马斯前结束战争,其政党也会退出执政联盟。

这意味着,如果停火协议持续发展下去,永久停火之日也极可能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倒台之时。而恰巧,在内塔尼亚胡及特朗普会面后,后者就提出接管并把巴人迁出加沙的提议,给予内塔尼亚胡应对极右派的“弹药”。

以色列极右翼一向渴望将巴人驱逐出加沙及约旦河西岸等地,当特朗普提出“迁出”加沙的巴人后,本格维尔立即在社交媒体X大赞特朗普,又以英语写道:“这似乎是一段美丽友谊的开端。”

如果加沙停火协议真的能勉强维持下去,甚至走进第二阶段,内塔尼亚胡也可透过特朗普的言论安抚其国内极右势力,即使接管加沙、迁离巴人的方案不能落实,也可以给予他们一个似乎能触及的希望:“未来只要与特朗普交好,便有机会实现极右派的政治议程。”不要忘记,特朗普一直将停火视为自己的功劳。

当然,我们难以得知内、特2人是否真的达成某种秘密协议,但从特朗普宣布的时机以及谁获得好处来看,无论计划最终能否落实,特朗普大楼会否真的从加沙的废墟中崛起,内塔尼亚胡始终是最大的潜在获益者,也是特朗普这荒谬计划下,唯一可想象到的合理动机。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