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商人重利轻义。这话不全对。真正的商人,既重利也重义。利之所在,必先问义。张兰的问题在于,她连最基本的人伦都不顾了。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张兰的问题不在于爱财,而在于她忘记了"取之有道"这四个字。

大S去世后,张兰的一系列操作令人不适。她在社交平台上借机制造话题、带货直播,把一场悲剧变成了自己的流量密码。这让我想起一个老故事:古时有个商人,在父亲葬礼上摆摊卖糖水,被人唾骂。他说:"死人又不会喝,活人渴了怎么办?"张兰的行为,不正是这个商人的翻版吗?
人活着的时候,张兰就靠着大S的新闻不断制造话题、吸引流量。现在人已经去世,她却变本加厉,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了。这种行为,在我看来,不是商业头脑,而是道德沦丧。

这种毫无底线的逐利行为,终于惹来了平台的封禁处罚。但张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和平台"死磕到底"。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寓言:蚂蚁咬象,徒增笑耳。她似乎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

更讽刺的是,当她的"干儿子"夏小健因为替她发布虚假信息被封号时,张兰立即撇清关系。这种见利是亲、见祸翻脸的做派,不正是她的生意经吗?在利益面前,什么干儿子、干妈妈,都不过是一场戏罢了。

有人说现在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大家都在吃瓜。但我想说,即便是吃瓜,也该有个度。当一个人刚刚离世,她的前婆婆却在想着怎么借机牟利,这已经不是娱乐不娱乐的问题,而是人性的底线。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光明网说张兰"非凡人能及"。我倒觉得,这恰恰说明她太"凡人"了 —— 凡到只看得见利,看不见义;凡到连最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一份基本的道德操守,反而成了"非凡"之举。

现在,张兰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对抗平台的处罚,而是如何善待大S留下的两个孩子。据说具俊晔已经表态要留住这两个根,这在情理之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以孩子的利益为重。毕竟,商场如战场,但人生不该只有利益的计算。
流量背后的思考我常常在想,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是不是把很多事情都想得太简单了?以为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以为制造话题就能永葆热度。但流量的背后是人心,话题的背后是道德。当我们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再多的流量又有什么意义?
结语:道德与利益的抉择张兰的故事,或许给我们上了一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道德底线比追逐利益更重要。因为失去了底线的利益,终究会像潮水一样退去,留下的只有满地狼藉。
正如一位古人所说:"君子忧道不忧贫。"也许,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记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