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去世后,李敏找到一张证件,仔细一看:这么多钱竟没领过!

正史笔记 2024-09-10 18:53:55

1984年的春天,上海华东医院里,一场悲痛的离别突然降临。

俗话说,“不管多大,只要妈在,自己就还是孩子”。对于身为女儿的李敏来说,母亲贺子珍的骤然离世,对她造成的打击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一切还要从一个平凡的上午说起。

李敏一家合影

1984年4月15日,这天,李敏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一阵尖锐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电话里,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贺子珍同志病重。

李敏听到这个消息后,如遭雷击,一瞬间,她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

电话里的人还在说着,“已经准备好了去上海的飞机”,李敏随时可以出发。

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过了一会儿,李敏才努力地从床上爬起来,与丈夫孔令华、女儿孔东梅一起,心慌地走向机场。一路上,她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和焦虑。女儿很懂事,一直在安慰着妈妈。专机很快降落在上海机场,在孔令华和孔东梅的陪伴下,李敏终于赶到了华东医院。

晚年贺子珍

在医院的病房里,李敏看到了虚弱的妈妈。此时的贺子珍,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痛苦地躺在病床上。尽管她的身体状况严重,但她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儿的到来。李敏心如刀绞,只能轻轻靠近床边与妈妈交流。

贺子珍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李敏她肚子痛。医生也表示,贺子珍的体温一直居高不下,高烧不退。这时,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也赶到了医院,他提出使用安宫牛黄丸来帮助妹妹退烧。医生听取了这个建议,果然,一副药下去,贺子珍的高烧终于得到了一些缓解。

接下来的日子里,家人们带着希望与忧虑轮流在医院守候着。4月18日晚上,贺子珍的病情突然恶化,陷入了昏迷状态。尽管医院全力抢救,但她的体温始终无法降下来。李敏和孔令华焦急地守候在外间,祈祷着妈妈能够度过难关。

李敏与贺子珍合影

4月19日下午,担心的事还是来了。贺子珍的心跳越来越微弱,直到变成一条直线。她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爱的和爱她的人。李敏和亲友们悲痛欲绝地拥到贺子珍的床前,哭声一片。

就在这个时候,上海市委书记陈国栋同志也来到了医院。他深知贺子珍病情的严重性,住院期间一直十分关怀,刚刚得知她离世的消息,立马就赶了过来,他要为贺子珍送最后一程。

关于贺子珍的后事安排,亲家孔从洲与贺敏学商量后,向中央进行了请示。邓小平同志很快进行了批复,两句话为贺子珍的葬礼规格定下了基调。他说:“政治局委员以上的干部全部献上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在八宝山第一厅。”

这无疑是对她作为红军战士、优秀共产党员的最高规格的尊重。

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大厅举行。许多领导同志都前来送这位伟大的红军女战士最后一程。仪式结束后,中央安排专机将贺子珍的骨灰运送至北京,由李敏和孔令华亲自护送。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母亲遗物的过程中,李敏发现了两件特别的物品。第一件是母亲火化后的骨灰中留下的弹片,这是母亲当年参加战斗时受伤留下的。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弹片留在了体内,多年以来一直影响着母亲的健康。第二件是贺子珍的革命残疾军人证,这是1951年时领取的证件。

按照规定,贺子珍每年都可以领取一定的残疾金。然而,李敏却发现,残疾证上的取款签名栏中没有任何母亲的签名。算下来,母亲至少缺领了11220元补助金!

贺子珍

然而,李敏明白,母亲并不是忘了这笔钱,而是故意没有去领。她选择把这些本该属于她的钱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贺子珍的这两件遗物不仅证明了她光辉的革命经历,更体现了她高尚无私的情怀和对人民的深深关爱!

她不愧为井冈山第一女共产党员!她的确是毛主席的好战友!

0 阅读:59

正史笔记

简介:我们不创作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