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魁,山西芮城人。1938年生。1961年在山西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经姚奠中先生(国学大师)介绍,拜齐白石弟子杨秀珍 (1909-2008)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绘画。曾是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写作讲师,山西师范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山西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山西美协理事,山西花鸟画学会副会长。山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特邀创研员,中国高校美育研究会会员。现任山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山西美协花鸟画艺委会顾问,山西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顾问,美国布里奇沃特大学艺术学院名誉教授,美国普利茅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1988年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
2000年,2001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应邀多次赴美国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2013年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七届 AAC艺术中国海外邀请展。
出版有:
1991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杨吉魁画集》(常书鸿题签)
201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杨吉魁画集》
2015年山西出版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吉魁诗词》集。
2016年《名作欣赏》出版品石斋一一杨吉魁,别册。
201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杨吉魁写意花鸟画法》,
2021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师恩永怀》
书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关于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
从杨吉魁先生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他在花鸟画创作方面,善于在传统中创新,形成清雅、明丽、大气、富贵的艺术风格。都充分体现了他作画讲究技法灵动的绘画思想。也就是说,他在理解古人作画“气”与“法”的基础上,走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创作新路,注重作画分宾主,一虚一实、一疏一密、一参一差,虚实有度。在笔法上,把握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浓淡枯湿”又“随意运之”,画花卉始终掌握“浓心淡瓣,深蒂浅苞”的技法。
杨吉魁是一位多产的画家,他的花鸟画画的形象、灵气,怡情若梦,艺术气息始终荡涤观赏者的心灵。他更以敞亮的胸怀、自由的潇洒、隽永的欣喜,将花鸟画的创作当作人生的精神所依,灵魂所靠。因此,赏读他的作品,会有意境启悟,那就是:娴熟的技法描绘的艺术作品,大气灵韵,意境妙道。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杨老师作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