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铁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所以在加快编制十五五铁路规划的同时,各省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力争更多高铁建成通车,从而为十四五规划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根据各省的高铁建设规划,中部地区2025年将有4条高铁建成通车,其中就包括合青高铁安徽段,而与合青高铁同时规划的武青高铁还在睡觉,两者高下立判!
武宜高铁今年通车,但客流量可能不如汉宜铁路。武宜高铁是沿江高铁(即沪渝蓉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早开工建设的一段,于2021年9月开工,计划今年9月建成通车。武宜高铁全长约313公里,投资额522亿,沿线经过武汉、汉川、天门、京山、钟祥、荆门、当阳和宜昌等地,由汉口站引出,最终接入宜昌北站。
武宜高铁与既有的汉宜铁路相比,就是京山、钟祥、荆门和当阳取代了仙桃、潜江、荆州和枝江。相比之下,仙桃、潜江、荆州、枝江的客流量潜力更大,而且荆州除了市区以外,其他县市都是高铁盲区,腹地巨大。所以,武宜高铁通车以后,虽然时速是350公里,但是客流量肯定不如汉宜铁路。但是,作为国家超级高铁,它的战略意义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升湖北在全国高铁网中的地位。
郑渝高铁宜昌联络线通车,汉宜铁路和武宜高铁将实现互联互通。郑渝高铁宜昌联络线全长约109公里,投资额181亿元,沿线设宜昌东站(宜昌北站)、下堡坪站和兴山站,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因此,宜昌2025年将有两条高铁同时通车运营,因此2025年可以说是宜昌的大年。
而郑渝高铁宜昌联络线的通车有两大意义,第一是武宜高铁可以与郑渝高铁连通,从而形成成渝地区经过郑渝高铁、武宜高铁至武汉以及长三角地区真正的高铁通道。(目前沪汉蓉铁路武汉至重庆段只是快速铁路而已)第二则是使宜昌东站与宜昌北站实现互联互通,这样不仅郑渝高铁上的动车组可以通过联络线上汉宜铁路,同时既有的沪汉蓉线路也可以利用宜昌北站连通武宜高铁,从而使两条国家干线铁路湖北段实现互联互通。
襄荆高铁通车,湖北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将“牵手”,湖北环线高铁网将形成。襄荆高铁是呼南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仅有116公里,投资额186亿元,沿线设襄阳东站、宜城北站和荆门西站,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而襄荆高铁通车以后,将使襄阳至宜昌高铁和襄阳至荆州高铁通道打通,从而解决襄阳目前南下高铁“断头路”的困境与尴尬!
而襄荆高铁的通车,对于整个湖北省来说,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襄荆高铁通车以后将与武宜高铁连通,从而形成襄阳至宜昌的直通高铁,让湖北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真正实现了“牵手”。同时,襄荆宜高铁将与汉十高铁、武宜高铁、汉宜铁路连通,这样就可以形成武汉、孝感、随州、襄阳、荆门、宜昌、荆州等地至武汉的高铁大环线,从而推动湖北三大都市圈的互联互通,推动湖北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武青高铁还在睡觉,合青高铁安徽段今年将通车。当初,为了建设“米字形高铁枢纽”,武汉规划了至青岛的高铁线路,沿线经过麻城、阜阳、徐州等地至青岛。而合肥也规划了至青岛的合青高铁,沿线经过滁州、宿州等地至宿迁,然后在宿迁连通京沪高铁二线,利用京沪高铁二线至青岛。如今近十年过去,武青高铁还在睡觉,而合青高铁安徽段即将通车运营。
合青高铁的合肥至泗县段(即合青高铁安徽段)全长约207公里,新建路段198公里,投资额290亿元,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合青高铁通车以后,虽然只是一条“断头路”,但是目前可以作为一条城际铁路来运营,这样可以提前省会城市合肥对皖北地区的辐射影响力。相比之下,武青高铁依旧是遥遥无期,与安徽省相比,湖北办事效率低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