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考失利,我从代课老师,到军营上军校,恩师是我今生的贵人

一介退休老干部 2024-04-15 03:03:47

文/告别旧时光(素材/李云民)

我叫李云民,老家是江苏扬州农村的,我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姊妹三人,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1975年,我读高一,高一下学期时,爷爷生了重病,父母到处借钱给爷爷治病,我思虑再三,决定辍学。

辍学在家的日子,我特别茫然,经常言不由衷的叹息,父亲看到我的状态后,特别心急,悄悄和母亲说,如果云民就这样不去读书了,耽误孩子的前途,要责怪我们一辈子的。

母亲回应道,老二和老三也要上学,等几天把门口的一棵树先卖了吧,那可是孩子爷爷的棺材本啊。

为了孩子上学,爷爷不会怪罪咱们的,即使卖了树也只能管一个孩子的学费,还是要再想办法出去筹钱。

听了父母的谈话,我心里五味杂陈,心里特别犹豫,究竟是否去学校读书,为此,我专门去学校找了吴开元老师,他一再鼓励我要好好读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开学了,高二(一)的班主任吴开元老师看我迟迟没去学校报到,来我家里询问情况。于是,他趁着放学的时候,来到我家。

可当吴老师见到家徒四壁的屋子后,主动提出来要资助我的学业。看着他真诚的面孔,我不顾一切地扑在吴开元老师的怀里,泣不成声。

1976年,我高中毕业了,当时上大学都是采取推荐制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也没有能力把我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想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对一个没有背景的农家孩子而言,非常不容易。

在家的日子,我每天跟着父亲身后,学着干些农活,生产队的领导还讽刺我,说我干啥啥不行,我为此一度自暴自弃,觉得自己一点用都没有,后来村里让我每天记工分,干些力所能及轻松一点的活,生活才逐渐恢复正常。

两个月后,村里一位民办教师,因为患了肝癌,不得不离开学校去医院治疗,吴老师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向校长推荐我,让我去村里的学校代课,校长是吴老师的同学。

就这样通过吴老师的关系,我走上了代课老师的岗位,当时内心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我们全家都替我高兴之余,感谢我遇到的好老师。

没有经过培训,刚开始对老师岗位生疏,吴老师有时间就跑来学校指导我,又把我交给校长,让他带好我,并和校长开玩笑说,带不好我拿他问罪。

校长当时用惊愕的语气问吴老师:“李云民只不过是你众多学生中一员,怎么会对这个学生如此上心。”

吴老师听着校长的问话,嘴角微微上扬看着校长,又看看我说道:“你只管带好我这位学生就行,日后请你喝酒,边喝边聊。”

经过吴老师和校长都悉心指导,我教学的专业知识突飞猛进,第二年就委以重任,带了六年级毕业班,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完美收官,并获得当年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本以为我的生活就这样继续下去,一辈子在村里陪伴着学生,但内心深处那种蠢蠢欲动的心,还是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时静下心来也会有遗憾,如果当初能够推荐上大学,如今自己也是天之骄子了。

有一天,我听到部队征兵的消息后,我的心再次蠢蠢欲动起来,前两年刚毕业时也想着去应征,可也想着在家先挣钱让弟弟和妹妹上学,如今再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了。

我当即就报了名,体检全部顺利过关,当年村里总共只有两个名额,村支书和校长都劝我不要凑这个热闹,安心把教师工作做好。

可我早就想清楚了,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这次机会,内心再次困惑无助时,我想到的就是找吴老师帮忙。

我把想法告诉吴老师后,他非常支持我的决定,好男儿志在四方,面对未知的将来,去部队大熔炉砺炼一下,也许会有一番作为。

吴老师让我不要着急,这件事交给他去办,我本以为吴老师也会让我安心教书,毕竟老师的工作也来之不易,不能轻易放弃。

哪知道他完全理解我的想法,当时内心就暗自庆幸,自己真的遇到了一个懂我的老师、一个尊敬的长辈,不管能不能去部队,这辈子我都要好好珍惜这份恩情,将来好好报答他。

吴老师来到学校,先和校长沟通好,校长舍不得放我,刚培养一名优秀的老师,又要走了,即使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看在他老同学的面子,也不得不放人。

校长又带着吴老师去找村支书,说年轻人身上有太多的可能性,既然李云民想出去闯荡,我们就应该支持他。

吴老师说我是高中生,凭我的学习底子,在部队很有可能考上军校,到时候村里出了个军官,你们脸上都有光。有校长在一旁应和着,村支书听了吴老师的一番话,也慢慢释怀了,立即表态只要政审能够过关,就同意放人。

几天后,政审工作很顺利,村里共有五名人员体检、政审合格,争抢着两个名额,就我一个人是高中毕业,接兵领导首选就要了我。

临行前,吴老师送了我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特别交代我去了部队,即使再忙再累,也要养成每天看书学习的习惯。

人要有理想,去部队不是混三年回家,要清楚去参军的最终目的,只有考上军校,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带着吴老师的殷切期待,我依依不舍的和吴老师、家人、自己的学生们道别,暗暗发誓不在部队闯出点名堂,誓不为人。

来到部队,我被分到甘肃兰州某部队工程兵,尽管条件艰苦,新兵训练很累也很苦,我一直谨记吴老师的教诲,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看书学习,和吴老师保持着通信联系。

新兵连三个月下连队后,由于我训练各方面表现突出,又是高中毕业,平时喜欢看书,我被安排做了连队文书。一年后我又做了副班长,两年后入了党,并且被连队推荐参加当年的军校考试。

经过部队一个月的突击培训,和我自身的努力,我以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入围,考进了南京一所本科军事院校,在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激动的热泪盈眶,第一时间写信给吴老师,和他分享我的喜悦之情。

四年军校生活,是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之后我又被安排到了老连队,期间我娶妻生子,事业步步高升,我每晋升一步,都习惯了和吴老师分享,他都教导我不骄不躁,希望我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吴老师俨然成了我的精神导师,是我人生路上的贵人,也是我的良师益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人生三大幸事:遇良师、得良友、握良机。得遇良师,何其有幸,得遇益友,三生有幸。

1998年,我以副团的职位选择了退伍,被安排到了老家县城财政局工作,五年后我做了财政局的一把手,直至退休。

如今,我的退休金一万出头,我很满足,退休后和爱人随儿子一家在南京生活。这些年来,吴老师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父辈,我的忘年之交,在我心里早已把他当成了我的父亲看待。

工作那些年,每逢遇到不顺心,或高兴的事,我都会向吴老师倾诉,每逢周末都会和吴老师见面,陪他喝茶、聊天、散步,我们俨然成了一对让人羡慕的父子。

自从有了手机方便联系后,我帮吴老师买了一部手机,他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玩起了微信,我们每天都会联系,期间如果哪天我忙了,吴老师都会主动找我,我们已经成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前些年,吴老师告诉我,当初校长问他,自己有那么多学生,为什么会对你如此上心。

其实人与人之间是讲缘分的,当初你是我学生时,就对你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心里就想把你当成儿子一样看待,感觉冥冥之中我们会有一种缘分,有的人一辈子只是认识,有的人认识了就是一辈子。

吴老师今年已经92岁了,自从我搬到南京后那些年,我还是坚持每个周末开车赶回来,和吴老师见面,陪他喝茶、聊天、晒太阳,每次只要我过来,他就会很开心。

吴老师身体一直很健朗,师娘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他们的儿子在北京安家入户,吴老师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晚年生活很幸福。

我的父母都已经离世,现如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像亲儿子那样,照顾好吴老师的晚年生活,让他永远的幸福下去……

随着吴老师年岁越大,前年我和爱人也已经从南京搬回老家居住,为的就是每天能够照顾好他。

我想在吴老师的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孝顺他,尽一个儿子的孝心,让他觉得当初没有看错我,没有白疼我,这样自己的人生也不会留有遗憾。

我和爱人想把吴老师接到身边照顾,和我们居住在一起生活,可吴老师的女儿不同意,我们都争抢着赡养敬重的“宝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能够照顾好吴老师,就是我退休后的大事。

衷心祝愿吴老师晚年幸福,让他真正感受到幸福的滋味,希望他余生幸福安康!

0 阅读:0
一介退休老干部

一介退休老干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