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管部门发布的一份关于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管理提示,在各个微短剧交流群传播开来。
提示是真的。近期一批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爆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老年人国产影视作品的题材匮乏,在满足该群体情感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有部分微短剧传递违背时代潮流、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引发舆论关于中老年沉迷、微短剧收割中老年人的担忧。
为此,提示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鼓励塑造善良慈爱、智慧豁达、勇敢自立、老当益壮的中老年人物形象,扭转突出表现重男轻女、贪财算计、狠毒蛮横的“恶婆婆”“恶奶奶”的模式化创作倾向。
第二,鼓励立足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社会和谐的主题,创作关照中老年群体生活困难与心理困境的作品,扭转刻意制造冲突和价值观撕裂的创作倾向。
第三,鼓励创作表现新时代中老年人老有所为,为家庭文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贡献“银发力量”的故事,扭转过度将中老年人形象边缘化、脸谱化的创作倾向。
这三点要求,实际上体现的是主管部门从内容整体把控到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变化。以前是认为整个品类都有问题,所以不断出台新规;现在是负面舆情指向哪里,管理的措施就跟向哪里。
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的负面舆情有什么?“60岁阿姨深陷霸总短剧被骗1万多”“中老年人深陷短剧无法自拔何解”“霸总微短剧放过老年人吧”“中老年短剧是新赛道还是割韭菜”“警惕中老年题材微短剧成‘坑老’新剧场”......
中老年题材管理提示,管的是什么?
这份提示最值得注意的是,虽明确了管理对象为中老年题材微短剧,但实际上指向的范围更宽泛。比如,第一条和第三条都强调要塑造正面的中老年人形象,但对微短剧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反而是在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一些微短剧里(不分男女频),重男轻女、贪财算计、狠毒蛮横的“恶婆婆”“恶奶奶”出现的频率更高,形成了一种创作依赖。
中老年人,想看的是什么?
网上关于中老年微短剧题材的负面舆情,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偏见,比如认为他们只爱看“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而且他们看过之后一定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并在现实中为骗子所用,上当受骗。
比如近期热度值较高的《退休返聘之一鸣惊人》,满足的就是他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情感需求。再比如《孝子归来之母亲的荣耀》,运用的是“亲子不认我,霸总养子为我撑腰”的套路,实际上仍然沿袭的是《渴望》《我的丑娘》等长剧的亲情密码。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