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们被困在自己的头脑世界太久了,所以,我们固执地认为,这些思维、情绪和欲望就是自己!
这些无数个小我,以头脑为生存的土壤,他们编织的故事缠绵而生动,鲜活而有力!它们的存在从你的几辈子就开始,从你还是单个细胞就来开始了,一辈子又一辈子,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
所以,那些故事是如此的似曾相识,一遍又一遍,一轮又一轮,在我们的头脑生根。于是我们相信了小我的谎言,宁愿待在头脑为我们编制的故事里,久久不愿离开!
当我们处在抑郁的状态,头脑编织一个受害者得角色,来绑架我们的身心,所以我们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全天最可怜的人,最不幸的人,最痛苦的人。
当我们处在焦虑的状态,头脑会编织一个不安全的角色,让我们患得患失,如履薄冰,我们感受到的处处是危险,为了抗拒这种危险,所以我们不断检查,不断重复,从焦虑变成各种强迫行为!
所以当你活在情绪欲望跟思维交织而成的头脑世界里,你的生活不过是配合头脑演戏,你无法完完全全地爱,也无法完完全全地恨,无法完完全全地哭,无法完完全全地笑,生活变成刻板而固定的程序,不断重复着昨天伤感的故事,不断上演明天恐怖的剧情。
情绪不是问题,欲望不是问题,但情绪,欲望与思维结合就会制造问题!思维会不断扭曲真实的世界,夸大事实的真相,制造五彩斑斓的梦境,让我们生活在颠倒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佛学中提到的贪嗔痴慢疑,都是情绪欲望的描述,它们会制造各种各样的罪恶,它们会深入我们的潜意识形成限制性信念和固化的思维模式。
葛朗台临死前,也紧紧抓住神父镀金的十字架,终于把自己送进了下一个痛苦的轮回!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情绪是我们潜意识未曾满足的爱、未被肯定的行为、未被重视的需求的表达。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童年不被爱的孩子,那么潜意识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那么长大后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一是讨好,二是控制。
如果你因为别人说你虚荣,你奋起抗争,甚至不惜撕破关系,你会因此郁郁寡欢很多天,那么生气的理由是潜意识认可别人的评价!如果他说你是个杀人犯,你可能会一笑了之!
如果我们不接纳这种情绪,不允许情绪的流动,那么我们就会把这股能量压制进自己的潜意识,作为故事的素材,那么我们也会变得评判变得具有攻击性,这种评判这种情绪上的攻击性让我们看起来似乎很有力量,但这样做只会让你在头脑故事里陷得更深!
你会感受到被侵犯不被接纳不被认可,就会更加地愤怒,所以,如果你要醒来,这是最好的时机,这是接纳自己,拥抱真实自己的机会,你首先承认自己就是那个自私的人怯懦的人不被认可的人!
这是觉醒的第一个层面,因为接纳自己认识自己才有可能允许成为真正的自己!
第二层面,我们要觉知到思维、情绪和念头是假的,思维不是我,情绪不是我,念头不是我,就如同镜子的三千大世界,无论如何变化,不变的镜子本身的属性。
当你从情绪、欲望和思维解脱出来,你就回到了本心,回到最初的地方,佛学称之为自性,阳明心学称之为良知,老子称之为道心,孔子称之为仁心!
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心即理!
我们认为的我不过是连续不断地意识流,基于过去的经验,投射出来的一种临时的状态,但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个意识流就是六根借助六尘,通过心的显现的相。
也就是说,你就是一颗心,而不是“我”。“我”只是这颗心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一种错觉感。是“心”生出了“我”,而不是“我”生出了“心”。不是有了“我”才有了心,而是有了“心”才有了“我”。有“我”才有了“心”,那是妄心;有“心”才有了“我”,那是假我。事实上,根本没有“我”,只有心。
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心,没有形状,没有大小,没有颜色,没有人格,没有年龄,没有性别,一切皆无。
虽然是这样,但心又创造了一切,它创造了颜色,创造了形状,创造了大小,创造了人格,创造了性别,创造了年龄,一切被它创造出来。
当心跟随它的妄想向外走,它走得越远越深,它迷失得越深,它越化为众生;当它开始反过来走,它越回到本体,越回到它自身,越回到它清醒的自己,它越化为佛。当心完全回到它出发的地方,就是佛。
心经有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