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中有8个字不雅,曾有家长建议,要将《荷塘月色》移出教材

史新说 2022-04-13 23:23:17

想了半天,就不在标题上面卖关子了。近些年来,教材几经变更,有些文章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

反正走走停停,倒也屡见不鲜了。

反正“乡音无改鬓毛衰(cui)”现在改成了(shuai),像鲁迅的文章,也在慢慢凋零,大师级的作品,也在淡出人们的视野。

至于背后的原因,有的说是要推陈出新,而有的则是因为文章本身里面含有“不合适”的内容,被“踢”到了教科书之外。

是否矫枉过正,在这里不做点评,毕竟,咱不是专业的人,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说最好。

要说写文章,个人感觉还是民国时期的那些大师们写的有味道,像鲁迅、朱自清、老舍等人。

他们不管写什么,都能够将浓厚的感情投入进去,顺便还能通过小人物的故事,表达自己对于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之情。

这些大师,都能将笔作为武器,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拼杀。

朱自清作为民国时期的文学大佬,他的文章也是相当经典,尤其是以《背影》以及《荷塘月色》为代表。

而这两篇代表作,却在近年来引来了阵阵质疑之说,甚至有不少家长提出,要将其移出教材,以免教坏孩子。

朱自清与父亲的《背影》

初读《背影》,我误以为朱自清与老父亲的感情很深。后来我知道,我错了。朱自清与父亲朱鸿钧根本不对付。

就像是普通人家的儿子和父亲一样,朱自清和父亲朱鸿钧也闹得不太愉快。

民国时期,大量西方思想涌入,对于封建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老少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更多的还是代表新旧思想的冲突。

先是因为学业与工作问题,朱自清和父亲有了矛盾,后来他干脆自己在外面成婚,背着父亲组建了家庭。

这对于封建思想影响下的朱鸿钧来说,简直是不可接受的事情。朱自清于是便也一直在外面教书,没事也不回家探亲。眼不见心不烦,这对于父子二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事。

在1917年的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他回家奔丧。当时,他们家的家境已经大不如前,父亲也丢掉了工作,竟然要靠着典当祖宗留下的财产或者借高利贷来维持基本的生存。

朱自清在回家奔丧期间,也切实感受到了老父亲的不容易。在奔丧结束之后,朱鸿钧送朱自清返回学校,父子二人同行去了火车站。

也就是在这时,迎来了经典对话: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朱自清将父亲穿过铁路,独自攀爬站台时的“背影”印在了自己的头脑之中,这也就是《背影》这篇文章最经典的地方。

而这个经典的描写,却有违反交通规则之嫌,对于小孩子来说,未免不能确切理解其中所表达的含义。

因此,朱自清的《背影》虽然经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典同瑕疵并存,也招来不少质疑之声。

朱自清与《荷塘月色》

如果说《背影》违背了交通规则,但可以通过适当的点评,当成反面教材,让孩子们引以为戒就可以。

可《荷塘月色》,一篇写荷花之美的文章,竟然也挑出了8字不雅,竟然还有家长提出,要将《荷塘月色》移出教科书。

在我看来,似乎又有些大惊小怪了。

这次矛盾的焦点,依旧对准了最经典的部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时,早已成年,他自然也知道刚出浴的美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那种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样子,拿来形容荷花再恰当不错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才成了本文的经典之处。

可是,学生们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更多的是在青少年时期。家长认为,他们原本对“刚出浴”的美人没有概念,当文章中出现后,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好奇之心,进而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原本对异性就懵懵懂懂,这篇文章虽然在写荷花之美,可也很可能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来看,那就是这8个字略微不雅。

在我看来,有些人真的有点大惊小怪了。首先来说,在学校里,老师会向学生们解释这一句话,他们会找到更合适且更健康的解决办法。

再者来说,如今的孩子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要比我们小时候多得多。家长们认为他们不懂的东西,他们或许早已经通过别的渠道了解得明明白白了。

既然这篇文章已经被几代人学习了,单纯站在文章本身内容来说,如果足够经典,就应该坚持下去,毕竟,文学大师们的文字功底,并不是一般儿童读物小编所能比拟的。

所以,针对于孩子们的发展,所谓的堵不如疏,疏通好了,反而更是一种长远的办法。

0 阅读:199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