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山西省连续三年大规模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的思考

洞见报告 2023-12-18 21:35:26

山西省,这片古老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如今,她再次因一项重要的改革而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连续三年,山西省发改委大规模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其力度之大、决心之坚,令人震撼。此举不仅是对评标专家制度的严肃整顿,更是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深刻洗礼。

根据山西省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公告,根据《山西省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规定,有1008名评标专家不符合续聘条件或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这是山西省发改委连续第三年大规模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

2021年,该省有1119名评标专家不符合续聘条件或考核不合格被解聘。2022年,解聘的评标专家数量为889名。加上2023年度解聘的1008名不合格评标专家,山西省已经连续3年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共计3016人。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也是一桩桩沉痛的教训。他们中,有的因年事已高,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有的因疏忽职守,未能通过严格的考核;还有的,甚至涉嫌违法违规,玷污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清白。他们的离去,是对评标专家队伍的一次净化,也是对公共资源交易秩序的一次维护。

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赞扬。一些专家表示,加强评标专家的管理是维护市场公平和公正的重要措施。一些企业也表示,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大规模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一些企业的利益。此外,一些人还质疑解聘的标准和程序是否公正、透明。

对于这些担忧和质疑,山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解聘工作,确保解聘工作的公正、公平和透明。同时,他们也将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评标专家的素质和能力,确保评标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对此,可以称得上是“破而后立”。

在痛定思痛的同时,相关部门更应思考如何建立完善的评标专家制度,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

首先,要提高评标专家的准入门槛。通过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确保只有具备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够进入评标专家队伍。同时,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评标专家的行为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对于违反规定的评标专家,要及时予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此外,还要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运行规则和各方责任,为评标专家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事实上,加强对评审、评标专家的管理已经成为近年来的大趋势。2022年4月,江西一次性清退不合格评标专家850名。2023年6月,湖南一次性清退不合格评标专家173名,解聘原因除年龄到点、身体不适、工作调动之外,还包括违法违规。这些举措表明,各地政府都在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公正、更加高效的评标专家制度,也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0 阅读:38

洞见报告

简介:以犀利的视角看世界,用温暖的心态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