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不会走美国老路,被迫进行产业转移,放弃中低端制造业?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跟思路。
60年代的时候,美国就开始进行产业转移,把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日本、韩国等一系列的国家。有人说美国进行产业转移是为了方便美元输出,事实上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美国经济从1900年就开始崛起了,到30年代的时候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强国。在一战时期,美国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赚得是盆满钵满。之后的二战更是直接把美国送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从30年代到60年代也是美国工业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间里面,很多美国工人靠着辛苦劳动完成了家庭的资产积累,他们住上了大房子,开上了小汽车,也把孩子供上了大学。
到了60年代之后,这些工人家庭的出生的大学生,他们可就不愿意重操父母的旧业。哪怕白领工资其实比蓝领更低,但是他们还是宁愿去干更加体面的工作,反正家里也有点钱,自己少赚一点也无所谓。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工人越来越少,他们不得不把低附加值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日本、韩国这些国家。
这几年,中国也出现人力成本上涨,部分制造业跑到越南、印度等国家的情况。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产业空心化。因为没有制造业,他们过度金融化,导致美国危机四伏。
那中国会走美国的老路么?未来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跟印度会不会是常态?中西部有没有机会承接庞大的中低端制造业?
中国跟美国的情况并不一样。制造业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跟人口。中美国土面积都是幅员辽阔,而且拥有超长的海岸线。不过在人口资源上,我们比美国丰富太多了。美国现在也就是3亿人口,而我们是14亿。高端制造业容纳不了那么多人,最终更多的劳动力还是必须让中低端制造业来消化。
我们可能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这几年已经有意引导年轻人往技校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进入大学。过去20年,高校不断扩张。可是社会现在根本需要不了那么多大学生。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确实会步美国的老程。幸运的是,我们的国家看到了问题。目前已经开始纠错。
当然现在很多人并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技校去,大家拼死拼活还是会去大学。这就是个体差异跟国家方向之间的差异化。目前中国的大学本科率大概是10%,美国则是35%。从比例上说,我们目前似乎还有上涨的空间。可是从绝对数量而言,我们已经太多了,因为我们人口的基数是14亿。
从现在开始在教育结构上进行调整,我们还是有机会保住中低端制造业的。另外目前国家已经有意识把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去。过去中低端制造业基本都是遍布在沿海地带,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主要就是为了节省运费,毕竟都是利润率非常低的产品。
不过你看这些年富士康在河南建厂已经说明,现在的基建能力是可以支持中低端制造迁移到内地的。如果未来可以大概率转移到内地,一个可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东南沿海地价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问题。
所以说从目前来看,中国是有机会保住我们的中低端制造业的,毕竟我们有庞大的腹地跟人口。关键我们还有很多非大学生的劳动人口,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机会成为白领的,蓝领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我们生在一个比美国更幸运的时代。这个时代科技更加发达,可以解决过去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雕刻时光
中国会发展人工智能,其它的国家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工业化
晴卿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