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十二大镇国之宝

千亦评文化 2024-12-20 03:26:39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中国目前发现的可移动文物已经超过1亿件,收藏在博物馆的还不到一半,其他的都流散在各地及民间。而如此多的珍贵文物,和悠久的历史比起来,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比如历史上下落不明的十二大镇国之宝,是国人心中的遗憾,例举出来排名不分先后,你认可这些名单吗?

一: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宝物之一,其前身乃是和氏璧,被精心雕琢成玉玺,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天命所归。由丞相李斯亲自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从此,历代君王无不以得此玉玺为荣,视为正统的象征。

可惜,自后唐末帝李从珂抱着玉玺登上玄武楼,放了一把大火之后,自此便消失在历史上。如今我们宁愿相信它静静地躺在某个角落,也不愿相信已然烧毁。

二:随侯珠

和传国玉玺比起来,随侯珠更有可能还藏在秦始皇陵。它与和氏璧齐名,被誉为“春秋二宝”。关于它的材质,有人认为它是一颗璀璨的珍珠,也有人推测它可能是一颗金刚石,当然,最主流的说法还是能在夜间发出耀眼光芒的夜明珠,可不是现代萤石哦。

夜明珠的传说在古代从未间断,很有可能过去真的有这种人间至宝,只不过后来随着矿物资源枯竭消失了。

三:太阿剑

曾一直以为,先秦时期的欧冶子、干将、莫邪等铸剑大师,铸造出来那些削金断玉,千年不锈的名剑,只存在于传说。直到越王勾践剑的横空出世,才让我们了解原来很多传说都是真实存在的。

太阿剑,传为欧冶子与干将合铸,曾为楚国镇国之宝,后归秦,始皇帝贴身佩戴。

四:《永乐大典》

如今仅存的嘉靖年间抄写本,流散的残本都能拍出天价,而原本字数高达约3.7亿的正统《永乐大典》,倘若得以重见天日,那将无疑是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五:北京人头盖骨

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骸骨,而是直接将人类演化史推进至60多万年前的宝贵文物。1941年,化石移交美国海军陆战队保管,后来因珍珠港事件,日本人在北京、天津到处抓捕美军,头盖骨也随着美军被俘而消失。

六:华夏九鼎

九鼎,被誉为“华夏之巅的神圣瑰宝”,不仅是夏、商、周三朝王权的至高象征,更是连接着大禹治水、划分九州的历史传奇。后来传说被秦始皇下令熔铸,重塑为“十二金人”,也有一说沉在泗水之渊当中。

七:《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毫无疑问是书法史上的顶峰,让无数后人争相模仿,其字形之美、布局之和谐、情感之丰富,天下行书无出其右。关于真迹的下落,人们宁愿相信如今还完整藏在李世民的昭陵或是武则天的乾陵之中,还没有腐烂。

八:十二兽首

圆明园兽首不仅是十二个“水龙头”那么简单,它们代表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沉痛历史,可以说只要有这些文物存在,1860年那场震惊中外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就永远是铁一般的证据。而目前蛇、羊、鸡、狗仍下落不明。

九:《青囊书》

《青囊书》并非虚构之作,华佗能成为中国最早实施外科手术的医生,他的先进医术理念要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可惜被曹操抓捕之后,相传华佗将这部医学圣典赠予一名狱卒,而狱卒妻子却怕惹祸上身一把火给烧了,只剩下一些残页流传至今。

十:九龙宝剑

这是一柄源自遥远新疆部落的珍稀献礼,陪葬于乾隆的裕陵之中,其剑鞘,精选自深海鲨鱼之皮,剑身长达五尺,柄上九条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其上镶嵌的宝石,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孙殿英将其盗出后下落不明,但如此宝剑应该很好保存,如今可能藏在某个人的收藏柜里。

十一:慈禧夜明珠

能被“老佛爷”死后含在嘴里当宝贝的,肯定不是简单之物。关于这颗夜明珠的传说神乎其神,什么能让人“死后不腐”,什么黑夜里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虽不可全信,但当年孙殿英将其赠给宋美龄,她十分喜爱,据说后来带去了美国。

十二:《连山》、《归藏》

易之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我们熟知的《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便是融合了其中的一部分思想,在后世发扬光大。而上古奇书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其实大部分已经失传。

我们常用卜卦中的六十四卦序,以及《河图洛书》,都是后来总结一部分后才出现的。正是这些深奥的“数理”推演法则,才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乃至民间一切的风俗。

0 阅读:171

千亦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