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脉环绕全镇,西枝江穿境而过。作为粤东西枝江流域的古镇,多祝至今还保留有众多的古村落和古围村。其中最为有名的皇思扬古村就位于西枝江畔,古村屋连屋,墙连墙,建筑群庞大。据记载,皇思扬村考取进士或举人的多达二十多位,村中彪炳青史、激励后人的功名石柱一个共有40多条,随处可见匾额、楹联以及由砖瓦石木砌成的府宅,其中文魁楼、武魁楼、翰林第保存最为完整。
其实,在它古调沉沉的过往中,也带着很多红色荣光。
多祝是惠东县革命老区山区的门户,由于战略位置重要,在革命斗争中多祝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个充满红色基因的地方,留下了多祝抗日自卫大队部旧址、交通情报站、东征军多祝军事会议旧址、惠紫人民自卫大队成立旧址、还有位于多祝圩镇的陈家祠、老车站、七斗种、松坑等多处战斗遗址。很多遗址遗迹随着岁月变迁改变了历史模样而难以寻觅,只有在多祝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留下了先烈的英名。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周氏祖屋——德兴楼,典型的四点金客家围屋,墙厚两尺有余,布有多处枪眼,犹如一座城堡,至今看起来仍不失恢宏气势。这是周伟良的祖屋,承载了他所有的童年记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风云故事也是他的爷爷津津乐道的来源。
周伟良介绍说,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古宅建筑非常安全,墙体坚固,像一座碉堡。1948年3月,中共惠紫县委成立,就设在这里办公,东江游击队也曾把这里当做指挥所。
祖屋门前这条石头铺成的小路,曾经是唯一一条通往安墩的道路。周伟良听爷爷说,当时国民党把这条路封死了,东江游击队战士断粮断水了,他爷爷及村里人就把粮食、子弹翻山越岭把送到打战的战士那里去。
曾经的硝烟令这座古屋增添了一抹颜色,更显庄严肃穆。
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周伟良,如今回到家乡,开起来农家乐,门口大片的田园种上了有机蔬菜和瓜果,还有自家养的鸡鸭和鱼,让这个刚开了一年的农家乐集聚了不少客流。
水口村委牛喜岭村,也藏着一座始建于1892年的古建筑——张氏祠堂。因为年久失修残破不堪,周围长满杂草,依稀可见的标语,尚存的主体结构,仍能品味其昔日历史的沧桑。这是多祝交通情报站旧址,游击队还曾在这里办过“夜校”,带领群众学习文化,教唱抗日歌曲、宣传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打天下的道理。
水口村是惠东县委的挂点单位,如今,这里安装好了路灯、水泥道路也一路铺设,村道整洁干净,宁静祥和。这个以种养为主要产业的小村庄保有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底气。
张振达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外打拼多年,去年回到家乡,被选举成了水口村的一名村干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张振达信心满满,很欣慰地看到家乡的变化,同时,他也一直在思考为家乡做一些实事。去年,他经过考察后专门从海南引种了一批树籽菜,以期把这个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在水口村试种成功,带动当地老百姓一起致富。
老党员带领乡村振兴的例子不胜枚举,有太多这样的符号,一个一个汇聚起来,才是乡村最美的图景。而在这一个个革命遗址和历史足迹中,看到接过父辈旗帜的一代又一代,为幸福,为自由而奋斗时心里的那股不松懈的力,也更加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