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发现,快速崛起的建筑行业突然踩了急刹车?从高楼大厦林立到工地停摆,无数从业者陷入了焦虑、迷茫的风暴中心。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被认为是行业顶梁柱的中铁和中建等建筑央企,竟也沦为“自救战场”:裁员、降薪、取消补贴,手段花样百出。曾经稳如泰山的巨头,为何也到了必须“断腕求生”的地步?别急,我们今天就来拆开这层遮羞布,看看寒冬背后暗藏的危机与真相。
先来说说最近刷屏的裁员和降薪“热搜事件”。中铁,作为建筑行业的龙头之一,直接宣布要将员工总量从2万人压缩到1.5万人。怎么压缩?靠“清理非在岗员工”和“提高招聘门槛”。表面上,这听起来像是“优化结构”一类的辞令,但对于很多基层岗位,对不起,那就是失业的另一种说法。
再看中建的玩法,他们更“艺术”。不仅暂停资格证书补贴,甚至还“倒扣”此前发放的补贴款。
这钱到了员工口袋才多久,没想到转头就被追回,真可谓“到嘴的鸭子飞了”。此外,他们还推行了一套“末位淘汰”机制,把不合格的员工调到待岗或转岗岗位,高管的绩效工资减半,已经算是给大家表演了一番“共克时艰”。
从操作上看,央企的策略似乎都瞄准了一个目标——“省钱”。但寒风刮遍了每一处基层,用力最大的还是跑在最前线的一线员工。有人说要“止血”,但你总不可能光给脚趾头止血,却让心脏的出血点继续晾着吧?不少人因此感叹,这样的降薪措施根本不公平。
其实,建筑行业的危机不是一两年的事情,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追根溯源,可以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说起。那时,国际经济形势陡然进入寒潮期,国内果断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毫无疑问,这笔资金成了建筑央企们“狂欢”的资本,中铁、中建等作为大基建的重炮手,接单接到手软,一夜暴涨。城市地铁、农村公路、高铁网络......一个接一个的项目拔地而起,建筑行业一度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顶梁柱。
但疯狂扩张背后的隐患也悄悄埋下。那些年,企业的“跑马圈地”让人员膨胀、管理繁杂等问题一路追着尾巴跑,虽说账面上看似风光,但这架楼其实是盖在沙子上的。现在政策红利早已结束,留下的是多年积压的“体重超标”和“内伤未愈”。
再回到2018年,当年的“基建补短板”政策短暂让建筑行业再度复苏。当时提出解决农村地区的短板问题,比如老城的改造等,这让中铁、中建等企业再次“吃到了一口肥肉”。然而,政策的退潮却更残酷:该建的都建得差不多了,企业消费着短期的红利,却没给自己留后路。所以,今天的困境,其实就是那几年挖下的坑,顺手再让自己掉下去而已。
再说另一个罪魁祸首:海外业务的低迷。“一带一路”这几年多多少少成了央企拓展的聚焦点,但问题是,光铺路不盈利,最终也会陷入“赔本赚吆喝”的死循环。毕竟,沿线一些国家的经济本身就不够强盛,基建项目资金短缺,直接减慢了项目推进速度。
像中铁这样原本希望借着高铁出海在东南亚闯出一片天地的企业,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些看起来大单子,最后可能成了“烫手山芋”。海外市场萎缩的速度加上国内市场的压缩,直接让企业腹背受敌。而接下来,其他央企例如中交集团、中冶集团等,也纷纷效仿降薪裁员,真是一场混战。
制造业自动化这几年抢足了风头,但别以为建筑行业就能逃得了。2023年,多家龙头制造企业紧急升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以此替代大量低技能工人,降低劳动成本。这场技术革命尤其扎心了建筑行业——毕竟这是一个极度依赖人力的传统领域,推土机、工人、焊接手艺一样都不能少。但问题来了,万一自动化技术进入建筑市场会怎样?一个吊臂机器人,可能顶得上30个工人。这样的技术会削减工资吗?还是直接让工人下岗?
换言之,当效率和节约成本变成企业生死攸关的指标时,技术的锋利刀刃,会不会割下最后一道工人脖子上的饭碗?结局虽然残酷,但这确实是接下来整个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寒冬里转型无疑更有难度,但这不代表无路可走。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剪掉成本,更需要想方设法“生出利润”。比如,当“智能城市”和“绿色建筑”成为市场趋势时,央企是不是应该主动向这些领域靠拢?目前来看,一些先锋企业已经小试牛刀,但大部分建筑企业依然沿用传统模式,缺乏技术积累和转型动力。
不仅如此,接下来的政策影响恐怕也要更“长线思维”。比如如何在市场预期内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而不是一次性的大规模基建刺激。如果寒冬让市场沉静下来,或许也给了企业主动调整的机会。
说到底,这场寒冬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对于从业者、政策导向、技术革新来说,也都是一次全方位的大考验。企业要熬过去,不能光靠省钱,更要想明白如何挣钱。希望今天的刺骨寒风,能唤醒行业里的每一朵绿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