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脑海中的蒙古国,是不是遍地蒙古包,牛羊成群,骑士驰骋?可现实呢?或许会让你大吃一惊。不少人游玩回来,感叹:这地方,和咱们的距离,比想象中远得多!
一、这发展,怎么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好多人觉得,蒙古国应该像童话故事里那样,处处是原始的自然美景。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景象,却有点…怎么说呢,有点“破旧”。城市里,低矮的房子比比皆是,干净整洁的街道不多见。别说地铁了,公交车都少得可怜,出行主要靠步行,私家车更是少之又少。这和咱们国家很多城市的发展水平,差距还真不小。
蓝天白云?不存在的! 浓烟滚滚,空气质量堪忧,这可不是只发生在工厂附近。冬天取暖用的煤炭,也贡献了不少“雾霾”。这乌兰巴托,虽然是首都,吸纳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可城市建设和发展,却依然是“贫困落后”四个字能概括的。
网络?手机?这玩意儿,用起来真费劲! 虽然年轻人很喜欢用手机,但信号覆盖率却差强人意。4G网络还没完全普及,很多地方还在用2G、3G,这在咱们这儿,简直难以想象!更别说移动支付了,手机对他们来说,就是个通讯工具,顶多还能玩玩游戏而已。
医疗和教育,也是个“老大难”。 小病小痛,自己扛扛就过去了;得了大病,那可就麻烦了,得跑到别的国家去治。疫情期间,这种现象更是普遍。教育资源更是集中在乌兰巴托,其他地方的教育水平,可想而知。 老师和学校资源都集中在首都,导致人才外流,其他地区发展更加困难,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房价?这数字,有点吓人! 乌兰巴托房价,据说要五千块一平米!这数字,乍一看不算贵,但对于月薪只有一两千的蒙古人来说呢?不吃不喝三个月,才能攒下一平米,一套80平的房子,不吃不喝就得攒上二十年!这比咱们某些城市的房价,是不是还更夸张?
二、这发展道路,到底选对了没?
时代一直在变,文明的浪潮席卷全球,连深山里的原始部落,现在都开始搞旅游了。游牧民族,还能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吗?肯定不行!
蒙古国被“文明”敲开了大门,但这“文明”的方式,却并非全是好的。它不像过去那样,用枪炮强迫你,而是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让你“自愿”屈服。
蒙古国的现状,虽然令人唏嘘,但或许也并非完全出乎意料。独立之后,它似乎一直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什么都想学,但什么都学不好,国际关系也是摇摆不定,左右逢源,最终结果却往往是两头不讨好。
与其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不如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这才是正道。 内蒙古和蒙古国,同根同源,发展道路却大相径庭。内蒙古虽然也在现代化,但并没有放弃畜牧业,依然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蒙古国的问题,并非仅仅是独立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没有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它想学西方,却学不到精髓,想靠近中国,又总是若即若离,这或许才是它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与其东施效颦,不如回归本源,另辟蹊径。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