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枪毙27年后改判无罪,子女申请赔偿被拒,法院:不溯及既往

风林野史记 2024-10-11 17:21:50

1960年7月10号,山西男子刘忠武,因为投毒罪被判处死刑。

然而21年后,法院却发现这个判决根本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于是改判刘忠武无罪。

就当家属以为苦尽甘来,向法院申请补偿的时候,法院却以“不溯及既往”为由,直接拒绝了。

这让多年追寻真相的刘忠武家人,彻底崩溃……

山西运城,今年68岁的刘青水,虽然身体日渐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他缓缓打开一个布满灰尘的纸箱,里面整齐地堆放着数十年来的申诉材料和邮件交寄单。

这些泛黄的纸张,记录着一个家庭64年来追求正义的艰辛历程。

他的父亲刘忠武,在1960年被指控投毒,仅仅50天就被判处死刑并执行。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彻底改变了一个幸福家庭的命运。

回到1960年,31岁的刘忠武是当地公社食堂的事务长,家庭的顶梁柱。

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但刘忠武勤劳能干,一家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勉强能够维持温饱。

事情的起因是五名社员在食堂就餐后出现中毒症状。

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事件很快就上升为政治问题。刘忠武被指控在食堂的馒头中投放了赛力散毒药。

然而,整个案件充满了疑点:为什么只有五个人中毒?毒药是从哪里来的?刘忠武又有什么动机这么做?

更让人质疑的是,整个审判过程异常仓促。

从被指控到执行死刑,仅仅用了50天时间。而因为刘忠武与食堂的妇女主任刘某有矛盾,这成为了指控他的一个理由。

1960年8月,刘忠武被执行死刑。

刘忠武的冤死,给整个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刘青水的爷爷因悲痛过度很快去世,母亲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看着姐姐们流下的眼泪,年幼的刘青水心中充满了对这个不公平世界的愤怒和无助。

直到1978年,刘青水的弟弟高中毕业后想要继续深造,却因家庭背景受阻。

这件事成为了导火索,让全家人开始重新审视父亲的案件。他们开始收集资料,寻找当年的证人,希望能还父亲一个清白。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临猗县法院对案件进行了复查,并出具了改判报告。这份报告给了刘家人极大的希望,他们看到了正义可能到来的曙光。

然而,真正的平反来得并不容易。直到1987年,也就是案发27年后,刘忠武才终于被宣告无罪。这个迟来的正义,让刘家人既欣慰又心酸。

2021年,已经年过花甲的刘青水决定为父亲申请国家赔偿。然而,他很快就遇到了法律的困境。《国家赔偿法》于1995年才开始施行,而刘忠武的案件发生在1960年。三级法院都以法不溯及既往为由驳回了刘青水的申请。

这个结果让刘青水感到十分沮丧。他不禁质问:难道在1995年之前冤死的人,就不配得到国家的赔偿吗?为什么法律不能给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一个解决的途径?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青水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四处奔波,寻找原始案卷,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利的证据。从信访部门到法院,从当地到省里,刘青水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可能提供帮助的地方。

刘青水的坚持,也引发了社会对司法公正的深度思考。从1960年的草率判决到1987年的平反,再到现在的赔偿困境,折射出的是中国司法制度几十年来的进步与挑战。

虽然现在的司法环境已经比60年代进步很多,但如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法学专家指出,虽然法不溯及既往是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处理历史遗留的重大冤假错案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积极的信号。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个典型案例中,一起1992年的冤案最终获得了国家赔偿。这给了像刘青水这样的申请人一线希望。

64年来,从4岁孩童到68岁老人,刘青水始终没有停止为父亲奔走呼号。他的坚持,不仅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深沉爱意,更是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刘青水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个人与社会在追求公平正义道路上的艰辛。它提醒我们,公平正义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更需要每个人的坚持和努力。

0 阅读:1

风林野史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