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中国雅茶文化 2024-11-08 07:40:39

品茶读书“小呀么小二郎,背上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每次看到孩子背着书包渐行渐远的背影,想起儿童歌谣,不禁感叹家有读书郎,日夜把神伤,早迎满天星,晚归伴月亮。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孔子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作为每一个个体,以“民胞物与”的态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学习儒家大公无私与道家的个性自由,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希冀精神世界的培养,保持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树立见隐知微的忧患意识,“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

自古以来古诗中就道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关于读书的成语、典故也不在少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翻开书面犹如闯入大门,或清茶一盏邀来庄子,或花间置酒单挑李白,感悟书里千种人生万般滋味。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成才。当你独处幽居之时,怡情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交交黄鸟,止于棘;鸿雁于飞,肃肃其羽;皎皎白驹,食我场苗;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当大家高谈阔论,博彩于“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当世人皆知钗头凤,无人怜他赵士程,也会感叹世事难料,“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遗憾美,或许现实的生活犹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但依然保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人场面。

今晚的月光很清澈,月亮慵懒地斜卧于苍穹,就像小时候在教科书彩页上看到的一般。在城市里,能感受到月光的时刻真不多。不似在乡间,在广袤的大地上,月光可以倾泻而下,给整个大地笼罩上一层梦幻光晕。在城市,偶尔抬头就会发现月亮挂在高高的楼宇间,淡淡的月光还没来得及倾泻到地面,就已被高楼各个窗户透出的灯光消释掉。所以,今夜有这样的月光实属难得。也许是因为秋高气爽,白日天格外蓝,云格外白,太阳格外温情,夜间的月亮才会散发出如此明亮无瑕的光。月光洒在河畔边、树冠中、屋顶上……不知是月光追随着我,还是我追随着她,总之在如此淡淡的月光下行走,我内心十分平静。

年轻时,留在城市是我们的梦想,几个刚踏上工作岗位,在看完夜场电影晚归的途中,会一起仰望着皎洁的月亮出神,希冀未来能在这个城市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那时候,城乡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骑着自行车回到农村,凹凸不平的路面、昏暗的灯光与城市形成了反差。摸索在乡间小路,我们愈加向往城市。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若干年后,年轻时候的憧憬成了现实。月光照亮了梦想,我们在城市的角落里各自忙碌着,置了房,有了子女,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不好也不坏。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去关注月光了?也许是因为城里的高楼渐渐多了,灯光渐渐亮了;也许是因为我们在所谓不紧不慢、不好不坏的生活中渐渐麻木了,让我们很难再去发现月光的纯粹美好。原有的梦想在忙碌中实现了,新的梦想,还在等待我们品茶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不可尽信书,应推敲斟酌,咀嚼消化,读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凡头脑有缺陷,均有“特效药”可医。读书可补天然不足,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书作伴仿佛就有了通往美的钥匙,爱读书,读好书,读时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身心获益。春去秋来今重阳,晚秋暮色映霞光,夕阳西下红似火,满头银发神采扬。

人生百岁几春秋,光阴荏苒白发留,纯洁心灵青春驻,欢歌笑语唱九洲,无情光阴春又去,世事无常君莫愁,心中若有明月在,黄昏美景尽享受,心无欲求一身轻,不与他人论纷争,闭时吟诗静品茶,名利似水付东流,红尘滚滚淡如素,温馨从容有气度,得失取舍云烟散,留取净土安宁过,晚秋落叶景更美,夕阳晚霞红半天。余晖映红中国梦,明天塞外美如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嘉州书院的对联传颂至今,让我们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历史的正能量,讲好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王仕彬文/图)

0 阅读:0

中国雅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