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又花开:于庆海连出阴招!原来,这才是马春秀离开挂月台真相

陈小说剧 2025-02-17 17:06:35

王秘书通知于庆海与于大河一起去公社,面见孙书记。

于庆海心里喜滋滋的。他担任挂月台支部副书记兼队长已经很多年了,老马支书卸任后,就应该轮到他了,被马春秀抢了去。

现在马春秀任期届满,轮也该轮到他了。

没想到,孙书记当场宣布,他依然任挂月台支部副书记,于大河任挂月台支部书记。

于大河是他的侄子,前些日子还指望他提携呢,今儿突然爬到自己头上去了。这让于庆海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于庆海表面上答应支持侄子于大河的工作,心里却憋了很多坏主意。为了破坏当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于庆海连出阴招。

01、故意掀起老干部的抵制情绪

挂月台一直是三仙岭公社的红旗生产队。

马万山担任支部书记时,创造了亩产过长江等诸多丰功伟绩。马春秀接任后,带领铁姑娘突击队修挂月路,也得到了上下一致好评。

现在,全国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孙书记想让挂月台做试点。于大海新官上任三把火,当即立下军令状,保证在三个月内完成这项工作。

他和大队会计王前进放了两天广播,就召开家庭联产承包动员大会。

于大河在会上向大伙解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以后我们产的粮食,除了上交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我们自己的。

有老干部在底下小声说:“挂月台现在不好吗?瞎折腾。修了很久的挂月路,一直没通车。现在又要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越折腾越穷。”

马万山老书记更是要求于大河、王前进向大伙讲清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啥好,过去为啥不好。

看得出,以马万山为首的老干部、老党员对新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很抵触的。

于大河解释说:“过去吃大锅饭,平均主义。干得好干得不好一个样。我们挂月台大队亩产过长江,大伙儿还是吃不饱,就是大锅饭造成的。”

有些老同志私下与马万山嘀咕:“我们人民公社人民当家作主,怎么变大锅饭了?过去我们那么多荣誉,不都是靠大锅饭干出来的。”

于庆海见机,立即站起来挑拨。他故意解释说:“于大河书记搞改革,就是要砸烂大锅饭,砸掉旧思想。不仅是砸烂,是砸碎,彻底砸碎。”

于庆海的动机很明显,他就是要掀起老同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抵制情绪。

果不其然。马万山立即拂袖而去。其他老同志也紧跟其后。挂月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动员大会第一炮就哑了。

于大河知道老同志并不是反对改革,而是反对抹掉他们的功绩。他马上给所有老同志送了一块匾,才赢得老同志的支持。

02、怂恿困难户集体闹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真正影响的是村里没劳动力的困难户和五保户。

村里喇叭号召大家踊跃报名分田时,这些困难户就急了。王婶的男人早年没了,家里没有当家的。她立即找到于庆海,想请他帮忙解决自己的问题。

于庆海告诉王婶:“于大河虽然是自己侄子,但是官大一职压死人,我自己都得听他的。你要找就去找老支书。”

于庆海解释:老支书在挂月台德高望重,刚刚于大河又给他送了一块功臣之家的匾。于大河最近与他的孙女儿马春秀订了婚,马上就会成为一家人。老支书的话一定会听。

于庆海实际上对于大河搞定老同志一事耿耿于怀。想趁机再出夭蛾子。

于庆海叮嘱王婶不要一个人去,想办法多找几个面临同样困难的人家一起去。

果不其然,马万山带着一群困难户去找于大河解决问题。针对该情况,于大河又想出了一个好办。

他把劳动力富足户,与劳动力缺乏的困难户搭配成组。先分组再分田。

这种做法直接引起大骚乱。最终,于大河让全村党员与困难户先试着组成一组。

03、想方设法挑拨于马两家矛盾

于庆海去给于大河汇报工作。碰上马春秀与于大河,就先修路还是先分田发生了争执。

于庆海知道修路是马春秀及马家最想做的事。

二十年前,马春秀父母在挂月路丢掉了性命。马万山为了挂月路忙了一辈子。马春秀担任支书期间也修了六年。

眼看挂月路马上要通车了,于大河为了完成家庭承包责任制,要让修挂月路一事先放一放。马家人心里肯定不乐意。

于庆海让马世宝写了一张鼓动性标语,意思是先修路再完成家庭承包责任制云云。

让于大河误认为马春秀不支持他的工作,两个人的误会加深。紧接着又报警,让派出所以扰乱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为名逮捕了马来宝。

让于大河与马家彻底闹翻。于庆海还唆使于大河母亲向马家退婚。

马春秀既不能修路,又被退了婚,特别没面子。只有负气离开了挂月台。

写在最后

古人云:是金子总会发光。

于庆海的奸计并没有得逞。马春秀到城里后,凭借铁姑娘的闯劲,在城里开了一家餐厅,把马爷爷和马来宝都接到了城里。

于大河不但顺利完成了家庭承包责任制,还在县里支持下,修建了高标准的挂月路。

于大河与马春秀在各自的领域闯出了一翻天地,最终修成正果。

1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