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中国轮胎物美价廉,在国外大受欢迎,反而是国人看不上

沧海阅名 2025-02-17 17:24:45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前言

销量翻倍,紧急加单,中国轮胎在海外狂揽1645亿订单!讽刺的是,这些被外国司机称为精品的轮胎,在国内却遭受冷遇。

即便是全世界轮胎75强之中,中国上榜数有38家,前十名里挤进去2家,实力早已非同一般,可还是有很多国人不买账。

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是座大山,而最深的偏见竟藏在自家人的购物车里,为什么?

品牌效应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替国内轮胎鸣不平之前,咱们先看看这些外国轮胎,是怎么“玩转”知名度、获得高度认可的。

平心而论,国外轮胎大品牌,比如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确实有上百年的沉淀。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的技术积累与专利数不胜数,就说那高性能轿车轮胎,外国品牌在抓地力、操控性、高速稳定性等方面的确比较优秀。

有数据显示,意大利倍耐力公司在 2022 年研发投入占高价值产品收入的 5% 以上 ,拥有约 2000 名研发人员,分布在米兰总部和全球 12 个当地技术中心。

除此之外,他们还拥有 5900 多项专利,涵盖 690 个有效专利族,这一点,国内多数轮胎企业确实无法与之相抗衡。

再看F1比赛,车手们飞速过弯,帮助他们抵抗离心力和惯性的,往往也是米其林这些大牌轮胎。

在这些方面,咱们国内品牌虽然也在使劲儿追赶,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想在这些大型舞台上取而代之,还需要时间来沉淀。

但这并非是唯一的原因,虽然要说起历史和文化,咱们的轮胎没有他们底蕴深,但不代表咱们的质量不行啊。

那么,难如高铁、芯片、卫星、航母中国都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为啥一个小小的轮胎,咱们就翻不了身了呢?

市场错位

继续讲之前,咱们需要先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轮胎的质量肯定是没问题,即便是和上述的那些大品牌比起来,也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还更胜一筹。

而造成中国轮胎在国内认可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格局。

其实中国轮胎发展的时间不算短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就已经有轮胎厂了,但那个时候中国穷啊,不像现在一样家家户户都有车。

所以当时生产的轮胎主要是商业用途、农用机械或运输物资,比如抗战时期的卡车轮胎。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国内的经济、工业也都在发展,国产车企很少,主要还是依赖进口的技术,或者是直接进口整车。

当时汽车作为产品,被定义在奢侈品行列中,和财务、权力是捆绑在一起的,从这个时候,它的属性就已经定调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轮胎厂虽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头,但他们大部分都还是在为卡车服务,而且由于价格低廉,在国外的市场上很受欢迎。

那国内的乘用车(为人服务的车)轮胎,是谁生产的呢?是外国人。

也正因如此,轮胎这个赛道逐渐出现了市场错位的情况,在国人的认知当中,外国轮胎不管是名头还是质量,都是优于国产轮胎的。

不信大家试一下,有多少人能立刻叫出国产轮胎名字的……

比叫不出名字更可怕的是,时至今日,这样的错位宰制依然没有办法消除,这又是为何?

概念强化

前边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汽车曾是一个奢侈品符号,这个观点相信大部分90前的人都能接受。

到了今天,汽车已经大量普及了,这个产品中的奢侈品属性看似是逐渐下降了,其实没有,而是转移到某些品牌当中去了,比如宝马、奔驰、劳斯莱斯。

而这些豪车,原厂配的轮胎大多是米其林、普利司通等,这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就的局面,时间久了,大家自然潜移默化的认为,这些外国品牌的轮胎就是适配这些豪车的。

换句话说,这些轮胎本身也就是豪华品牌。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很多人都实现了财富阶层的进升,而为了奖励自己,他们对品牌的看重程度,有时候确实是会大于其他因素。

所以哪怕是对于一个轮胎,他们也会默认选择外国品牌的,这就叫先入为主,一开始接触的品牌,后面选择时心里就有底了。

还有一些人更气人,他们总觉得外国的月亮圆,国外的产品就一定比国内的好。虽然国产轮胎性能、质量现在都上去了,但还是有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觉得国产轮胎不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国轮胎的品牌知名度打不上去,那为啥能在国外市场大杀四方呢?

性价比

除了前边咱们说的赛道不同外,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性价比的影响因素很大,中国的轮胎主打一个亲民。

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比咱们要早,所以汽车普及的节点也相对来说要前推。

所以在中国只有富人才买起车时,老外的消费习惯已经发展到,能买则买了,但根据个人情况不同,也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考虑到性价比的问题。

所以,中国轮胎当时的入场时机还是比较好的,更何况,中国轮胎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同时,价格还实惠,这买卖很划算?

那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外逐渐对中国轮胎的认可程度也会上升,和国外品牌扎根中国一个道理。

从海关总署的数据来看,2023 年中国轮胎出口量达 886 万吨,金额约 1558.12 亿元;2024 年仅仅 5 个月就出口了 26593 万条国产轮胎,口金额约 642 亿元 。

展望未来

近些年,中国轮胎企业下了大本钱搞研发,产品质量、性能那是直线上涨。耐磨性、抗老化性、抓地力,这些关键指标上,咱们国产轮胎已经不输国际大牌了。

在一些路况复杂的地方,比如非洲、中东,中国轮胎的耐用性甚至超过了国外品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产业链完善,生产能力高效。不管市场需求咋变,咱们都能保证供应稳定。

全球轮胎市场波动或者其他地方供应不足时,中国轮胎就像救火队员一样,迅速填补市场空白。

这供应稳定性,谁不夸一句靠谱?所以外国厂商,更青睐中国轮胎拿去售卖。

而随着民族自信的逐渐增加,崇洋媚外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反而是老外开始大量学说中国话,这势必会让更多人愿意接受国产品牌。

再加上中国车企越来越好,国产车越来越有排面了,所以国产轮胎的春天还会远吗?

结语

从这“畸形”的轮胎市场现象中,大家应该能看出不少门道。中国轮胎行业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但在国内高端市场上,还是需要加把劲。

品牌建设、技术研发,这些都得跟上,才能让国内消费者心服口服。

其次作为消费者,也得改改消费观念,别光盯着外国牌子。国产轮胎的质量和性能,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了。

选择国产轮胎,既支持了国内产业发展,又能获得更高的性价比,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资料

虎嗅:《惨烈,是中国汽车2025的必经之路》

车与轮店主联盟:《国产轮胎的悲哀:中国人用外国轮胎,外国人用中国轮胎!》

0 阅读:0
沧海阅名

沧海阅名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