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的美国人不相信!特朗普再曝猛料,和美国情报部门彻底撕破脸

安珈一 2025-03-21 10:55:34

前言

美国第35届总统肯尼迪遇刺案,可以说是美国的一个“未解之谜”,虽官方爆出单独作案,动机是寻仇报复,但这个结果71%的美国人都不信!

3月18日,特朗普再爆猛料,白宫公布了长达8万页,与肯尼迪遇刺相关文件,任何人都可下载,彻底和美国情报部门“撕破脸”。

新文件解密,能否揭露案件的真实情况,肯尼迪案又和美国情报局有何关系?

肯尼迪遇刺案

1963年11月22日,那是一个让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日子,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乘敞篷汽车巡游时,突然遭到枪击,不幸身亡。

事发后,美国政府迅速展开调查,警方在短时间内锁定了奥斯瓦尔德为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一旦被抓,那这个人的身份肯定也被调查个七七八八了,但是让人疑惑的是,从他的档案来看,嫌疑人在作案前两个月就被中情局列为 “重点盯防对象”,因为他和苏联的关系紧密。

可以说明,他的行为已经对美国会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是会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

更离奇的是,在奥斯瓦尔德行动之前,潜伏在苏联的人提前向美国写了警告信,称奥斯瓦尔德可能会刺杀肯尼迪总统。

也就是说,中情局早就知道有人要刺杀总统,却没能成功防范,让奥斯瓦尔德成了漏网之鱼。

那么也都不禁让人猜测了,美国政府是真的没有把苏联的警告当回事,还是说他们早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故意纵容了刺杀行为的发生?

事情还没有查出真相,就又出意外了,仅仅两天后,被押嫌犯在被警方押解途中,竟被当地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开枪打死。

对方称自己是因为对“总统”之死过度悲伤才做出此举,可这一说法实在难以服众,几年后,鲁比也因癌症死于狱中,这一系列离奇的死亡事件,让整个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但最终,美给出最终的结果是,奥斯瓦尔德单独作案,作案动机是“仇恨权威”,但这个结论并没有让民众信服,可以说71%的美国人都不信,反而引发了更多的“阴谋论”!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当地时间1月23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要求相关部门解密肯尼迪遇刺案的全部剩余档案,那些被尘封多年的秘密,似乎终于迎来了重见天日的时刻。

特朗普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参观时,面对媒体,语气坚定地表示,将于3月18日公布与此相关的8万页未删节文件,同时强调官方不会提供内容摘要,一切信息交给公众自行判断。

3月18日,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网站应特朗普指令,分批次放出了2000多份文件,文件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工整的打字报告,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信息,也有手写笔记。

之前文件,一直说要公之于众,但是真正做到的也只有特朗普一个人,可以说是彻底跟中情局“撕破脸”了,之前派自己了心腹,大摇大摆都开启了“查账”之旅,已经是在美国政界送了个大礼物。

毕竟,疑点重重的刺杀案件,都这样草草结案,背后没有一丁点阴谋,这谁信啊,不过从公开的文件上来看,部分清晰明了的事情,也是之前都公开过的,但依然有些信息是模糊不清的状况。

所以对于这一次公开的文件,还是不要抱有“太大期望”的好,那么,历任那么多总统都不愿意干这得罪人的事儿,为何特朗普偏偏要“特立独行”?

特朗普会解密的原因

肯尼迪背后刺杀案,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是我们看的出来,这背后也绝不是单纯的人能够完成的,不排除阴谋论下,说不定美国背后的推手也在其中。

而特朗普这一次果断地解密肯尼迪的遇刺文件,背后也不缺乏一些政治交易的因素。

其实早在特朗普参加大选的时候,为了赢得那些摇摆州的选票,公开表示,一旦上岗,那么就会公开肯尼迪刺杀的文件。

这一个观点跟肯尼迪的侄子不谋而合,小肯尼迪一直认为,自己伯父的遇刺,绝对不是一个人所为,背后还肯定有着更大的阴谋。

也正是因为特朗普的承诺,小肯尼迪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从民主党转投特朗普,可以说在政治舞台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之后更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特朗普在不少摇摆州积极奔走拉票,为特朗普成功当选立下了汗马功劳。

特朗普为了回报这份支持,承诺解密肯尼迪遇刺案档案,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交易,“投桃报李”的意味十分明显。

另外一点都是有点“宣战”了意思了,公开与美国深层政府打擂台,“深层政府”这一概念在美国政治中由来已久。

指的是由政府官僚、军工复合体、金融业、情报机构、宣传机器等组成的影子般的力量复合体,这些力量为保护既得利益,在幕后实际控制着国家。

围绕肯尼迪遇刺事件的众多阴谋论中,“深层政府”的身影频繁出现,甚至可以说这一概念的起源与肯尼迪遇刺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些阴谋论中,有人怀疑是“深层政府”中的某些势力,出于政治目的,策划并实施了对肯尼迪的刺杀,因为肯尼迪的一些政策主张可能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对于特朗普来说,“深层政府”这一概念对他的政治崛起至关重要,他一直对情报机构心存不满。

上台以后,派马斯克直接开启了“查账风波”,不光对中情局以及五角大楼等,可以说来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洗牌。

另外一点,特朗普在政治舞台上的遭遇,与肯尼迪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特朗普也遇到过刺杀,只不过只是耳朵受伤,姓名上到没有什么大碍。

更何况,那个时候,他还不是总统,只是大选的以为候选人而已,事后,美国特勤局公布调查报告,承认“2024年7月13日是特勤局的失败”,部分特勤局工作人员的行为和表现可能需要纪律处分。

除了遇刺以外,特朗普在政治场上,也和肯尼迪一样,曾经“反战”,限制美联储以及中情局等的权利,可以说对那些老牌的“权力”动了人家的蛋糕,也让他成为了某些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从这一次公开的文件来看,大部分历史学家还是持观望态度,因为这些证据,并不会有什么“戏剧性”的新发现,只能说雷声大雨点小。

0 阅读:354
安珈一

安珈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