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镇任副职14年,现为县局副职,职级还是四级主任科员

帮兄聊职场 2025-02-19 11:26:15

我大学毕业以后,是从外省考入四川某县的乡镇公务员。到了镇以后一直在党政办工作。我们党政办公室只有三个人,除了主任以外,还有一位年龄40多岁的老同志,是当地人,由于他们的家都在当地,下班后都回家了。

我是从外地考进来的,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对于当地的气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性格等完全不一样。刚开始时我甚至听不懂大家说话。但同事们对我都非常友好,在交流时很多同事主动和我讲川普,镇长也多次给食堂打招呼,炒菜时尽量少放辣椒和花椒。

第一次下乡是办公室的老同志带着我去的,老同志不会开车,但有一台摩托车,这就是他们下乡的工具,第一次坐在摩托车的后座,来到乡下的乡村公路,当时的道路还没有硬化,走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稍不注意就会掉下路边下的悬崖,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四川边远山区的乡村生活。

办公室这个老同志对各个村的情况比较熟悉,很多村民都认识他,走到每一家,村民都很热情,又是装烟又是倒茶的,还有花生和瓜子,更有的人家,还要打开一瓶酒,大家吃着花生,喝着小酒,边喝边聊,就这样需要了解的情况,基本上就算了解了。

就这样工作了一年左右,我基本熟悉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和镇里的同事和各个村的干部都比较熟悉了。我试图好好做一个四川人,慢慢地也会开始会说四川话,能吃辣椒、花椒等,对于当地的豆花,我更是情有独钟。

我虽然是外省人,但老家也是农村的,其实老家除了自然条件好一点外,气候条件、生活条件都不如四川,所以我也很快融入当地的文化,会打当地的麻将,会打当地的纸牌大二,扑克等,我感觉自己已经成了当地人。

工作了三年以后,在镇委副书记的介绍下,我和当地卫生院的一个女医生耍朋友,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有了女朋友,我就完全可以扎根当地安心工作了。我性格比较开朗,适应环境比较快,手脚也比较勤快,文笔也算是可以的,镇里的很多材料,书记、镇长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都出自我之手。和县委办、政府办同事们的关系也非常好,多次得到他们的表扬。

在镇里工作五年以后,正好镇委换届,我被选举为镇委组织委员,兼任镇党群服务中心的主任,主抓党建和群团工作。组织委员这个岗位,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在镇里还是有一定的权利,比如镇里各个中心主任的任命考察,各村支部的换届,发展新党员等,我都是第一责任人。

在这个岗位上我工作了五年,在我36岁的那一年,我再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被任命为镇委委员兼任副镇长,分管经济发展中心和乡村振兴工作。任职期间,除了巩固三年脱贫攻坚成果以外,重点是抓好各村的专业合作社,我们先后建立了烤烟生产合作社,有机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食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等。在副镇长的岗位上我一干就是九年。

我在乡镇从组织委员到副镇长岗位上一共工作了14年,在这14年中,我从一个普通公务员成长为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整个团队成员都非常努力,这一段工作经历,我从一个人外地人锐变为当地人,也从一个单身汉变成丈夫,父亲,父母为了支持我的工作,也从家乡来到了我所在的乡镇居住。

后来由于我老婆调入了县医院工作,为了照顾家庭,方便孩子上学,我通过遴选的方式,考上县社保局局长的岗位,被组织上任命为社保局的局长。虽然职务是局长了,但社保局是人社局下属的二级局,局长只是人社局党组成员,也只是副科级待遇。

虽然到了县级机关工作,但职务并没有变化,对应的职级也只是一个四级主任科员,虽然按照职务职级并行规定,担任乡科级副职二年以上可以晋升三级主任科员。但乡镇和县级机关,和我一样资历的人,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待职级的晋升,我要想有所突破,估计还要排一两年的队。

有人说,担任副科领导实职的人,在职级晋升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这不一定是绝对的,我虽然是在人事系统工作,但人社局管辖有好几个单位,除了社保局以外,还有就业局等。每年也只有一两个晋升指标,好在我年龄还不到50岁,还有机会,干好本职工作是目前我要唯一考虑的重点。

0 阅读:50
帮兄聊职场

帮兄聊职场

与大家分享职场社保知识,是解决专业问题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