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辉||山水画作品鉴赏

中国艺术公社 2021-02-01 17:00:42

人物简介

方辉

别署方兹、镛明,斋不其山馆、知止堂,现居北京。

1975年生于山东莱州,

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张望先生。

200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张志民(张大石头)先生。

201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师从龙瑞先生。

曾任鲁商集团《诗书画》杂志编辑、中国国家画院院办公室秘书、对外经贸大学艺术研究员等职。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修复研究中心画家,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画家、美术史论家,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研究员,陕南画院副院长,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

展览及艺术活动:

2008年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三人行——张宜、方辉、董俊超”山水画展;

2010年作品《宿雨初收》入选中国山水画双年展;

2011年宋庄国中美术馆葡萄酒节十三人国画邀请展;

2012年宋庄兰水坊“方辉—《泽》独立画展”;

“清秋雅韵”—王平、方辉、杜浩、唐朝轶、王振羽恭王府五人国画小品展;

“轶熠生辉”—唐朝轶、方辉上海书画作品展(上海市书协举办);

2013年“心迹”—中国青年画家八人邀请展(北京);

“水墨为尚”—方辉山水画精品展(山东博兴);

“人与自然”—中国传统山水画展(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馆);

2014年“一人一品”中国国家画廊年度学术邀请展;

“正青春”2014浩雅斋第二届邀请展(山东临淄);

山水同行——中国艺研院博士生六人展(北京丹凤朝阳美术馆);

墨韵之路——张志民先生研究生八人精品展(北京高碑店);

艺·争颜——十二名家青州邀请展(青州九州美术馆);

2015年“早春三月”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恭王府作品展;

“简”当代水墨艺术研究系列展之二——赵建军 方辉 胡明强 陈静作品展(山东济南);

“视觉中国洲际行”青年艺术家当代水墨提名展(法国巴黎内勒博物馆);

2016年“见山明志”方辉博士山水画作品展(淄博子真美术馆);

“见山明志”方辉博士山水画作品展(滨州融鼎水墨中心);

“青未了”方辉书画雅集(淄博荣宝斋大厦漱玉轩);

2017年“春风润——2017学院青年中国画家学术展”(北京中国画美术馆)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办的

“固本流远——山水画传承学术邀请展”(北京中国画美术馆)

2018年“雨润千山秀-方辉山水雅集”(淄博子真美术馆)

“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全国巡回展 。

2019年举办“疏明雨后山——方辉山水小品展”(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西厅睿德轩)

“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济南邀请展。

发表文章:

《分明与融洽——论黄宾虹的浑厚华滋》(2018年《美术观察》);《以黄宾虹为例谈中国画现代写意理论体系的构建》入选2018中国首届美术论坛;《黄宾虹的“国画民学论”》(2018年《中国书画》),《白石流韵》,《水墨写意画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等文章。

“明”:当代国画创作的美学贡献

——方辉博士“疏明雨后山”系列创作品读札记

王 谦

相隔不到一年,方辉博士在北京和山东举办了两场山水画展,皆以“疏明雨后山”为名,此五字也较多出现在其作品题跋中。这一诗句必是深得画家喜爱,方如此一而再被援作展览名称。

“疏明”二字,颇耐品思。在这简约二字背后,画家所致力种种值得寻味。

欣赏方辉的山水,黄宾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其实不仅是方辉,虽然黄宾虹的名气和艺术当其在世时乃至身后若干年间皆处于沉寐状态,但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渐被关注,只一二十年便极被推崇,其作品和艺术观念在进入21世纪后在山水画领域甚至更具“普世价值”,中青年一代无论具体师从哪家哪派,在其学画的某一阶段大都会对黄宾虹山水下过工夫。

黄宾虹山水是方辉多年深入研究、探讨的对象。他在研究方面,前些年有发表的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近期则以山东美术馆线上“美术大讲堂”的《黄宾虹山水画八讲》为重头,以及在“八讲”之后他又以黄宾虹生平为线索,整理挖掘其艺术思想,汇入自己积年研究成果,所推出的《黄宾虹的“国画民学论”及其美学赏析》讲座。在私下交流,他对黄宾虹包括书信在内的一生文献的解读方式,也给我和同道好友一些研究方法方面的启发。

这一切,可谓其绘画创作背后的深厚学术底蕴。

在创作方面,方辉深入取法黄宾虹山水,同时融入张志民先生、龙瑞先生两位导师的艺术特点,又与自己个性融合为一,多年心血实践融汇成近年向同行和社会呈现的大批佳作。

倘将方辉作品与黄宾虹作一对比,在笔墨方面,黄氏是纯然老境,下笔如香象渡河,浑茫深融;已入不惑年纪的方辉笔下,则是浑然中年气象,厚实的笔墨之间,笔触更显爽劲,更富于时代生机。在作品构图方面,他对黄宾虹作品入而能出,这“出”的表现又不是故作新异,而是尽量保持黄老精髓,经过了智性选择的过程,删减掉山势主体之外的冗馀内容,而将精力更多用在山体之内的深入表现上。

方辉作品的主调,一方面是笔墨沉劲,一方面在水墨淋漓之间而气脉畅达。后者也是当代“学黄”诸家所大多缺乏的,因为笔墨、构图学习黄宾虹,极易在笔墨厚重维度上用力,笔下能密而不能疏,能黑而不能白,往往多年之后才去思考“浑厚华滋”中“华滋”二字当作何种表达。方辉作品在密中有疏,黑中有白,“疏明”气韵也便如此产生。相比于百密一疏甚至百密无疏,他这一路“百密数疏”的笔墨表达,让观者心中油然有澄明之感。

策展人田俊女士留意到方辉作品在题跋方面的匠心。方辉的题跋书法主要取法魏碑。他是山东莱州人,自幼受与郑道昭《郑文公碑》所共生的自然文化环境熏染,如此取法,亦在很自然的一种选择。

通常说来,魏碑适合写大字。在方辉的作品中,往往字数较多而字形不大,在书写的疏落之间,颇能契合于“疏明雨后”的感觉和味道。其书法用笔,也与作画笔法相一致,这其实在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了“书法同源”的意义。

成功的画家,不仅用笔用墨,更须用心。心念所向,当在意境表达和美学理念的塑造。方辉展出的作品有一个鲜明的Logo,即“疏明雨后山”。“疏明”二字,道出了画家近期的创作思路,同时也是他的绘画审美理念的表达。

往深处去想,这一主题其实为当代国画创作贡献了一个新的美学概念。“疏”与“明”二字相辅相成,“疏”可视为其绘画用笔的特色,“明”则是画家心底的意象。至于“雨后山”,虽未见方辉本人明言,但对黄宾虹先生艺术有所了解者,便自然联想到黄老的著名诗句——“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由“雨淋墙头”到“雨后山”,是对黄宾虹艺术的符合艺术逻辑的一种继承。

“疏明”之境,与画家们通常喜欢追求的“空灵”之境相比,更增添几分人间文化的温度。这可视为时代精神与传统审美的一个自然结晶。

虽然国人欣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那一类混沌难言的美学境界,其实不过是老子“大音希声”、“大言若讷”之类思想主张的反映,不排除偷懒的成分。但是,一种理想的、有价值的美学境界、美学概念,毕竟是、也应当是能够表达清晰的。西方哲学家与中国思想家的区别即在于此,西哲汗牛充栋的多种流派著作之产生,就是为把思想问题研究透彻,并且在一代代大师的研究中,哲学高度和广度也在逐步推进,——由此亦可见对学理问题进行深究的必要。

方辉山水创作已经将“疏明”的审美理念作了较充足的笔墨表达。他既拈出此二字作为近年画展的关键词,则其内心必已有所深思和思考沉淀。作为治学与创作并重的艺术家,方辉博士如在学理层面更加以研究与阐明,则将是对当代绘画审美研究的一项学术贡献。

2020年7月31日

作品鉴赏

长乐未央 68x138cm

一室放怀天地外(小) 80x300cm

一室放怀天地外 68x138cm

雁荡山 44x136cm

许祭酒郑司农 34x138cm

闲寻野寺听秋水 68x138cm

欣泰子真 138x68cm

山自苍浑水自清 34x138cm

三百临安树 68x68cm

贵真图 68x138cm

姑射山 138x68cm

大明境界 68x68cm

四条屏

四条屏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