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在我家养老,每次盛米饭都先给我老公,知道原因后我火了
我叫张莉,和老公刘建结婚八年了,女儿上小学二年级,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还算凑合。可几个月前婆婆搬来跟我们一起住后,我的生活平静被彻底打破了。
婆婆是个典型的农村老太太,勤劳能干,话不多,但心眼儿不少。以前我们住得远,她偶尔来小住几天,我还能忍忍。
可自从她身体不好,非要搬来跟我们住,我这心里总觉得不太自在。不是我不孝顺,可婆婆那种强烈的“儿子至上”的观念,实在让我有点受不了。
比如吃饭吧,她每次都坚持亲自盛饭,但无论大伙多饿,第一碗饭永远是先给我老公端过去,哪怕我和孩子就在旁边饿着。
刚开始我没太在意,觉得这是她惯出来的毛病,可时间一长,我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了。
特别是有一次,女儿趴在桌边喊饿,婆婆却不紧不慢地说:“等会儿,先给你爸爸盛!”那一瞬间,我真的是气得眼睛都红了。
每次这样的场景,我心里窝火,却又不好发作。毕竟是长辈,我要真跟婆婆为了这点事吵起来,老公又得在中间当“和事佬”,闹得一家人不痛快。
可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婆婆和老公的一段对话,才彻底让我火冒三丈……
那天晚上,我在厨房忙着洗碗,婆婆和老公在客厅聊天,声音不大,但隔着厨房门还能听个大概。我正想着快点收拾完去陪女儿写作业,忽然听到婆婆低声对老公说:“建啊,妈跟你说,你要多疼自己点,别什么都想着给老婆孩子。男人嘛,累死累活挣钱不容易,饭都得先吃饱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这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碗差点掉进水池。婆婆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还克扣老公的饭不成?
接着,老公倒是没什么情绪,随口回了句:“妈,我不就是家里正常吃饭吗?这没啥好计较的,大家一起吃不就行了。”
结果婆婆一下急了,声音陡然拔高了点:“你懂什么?咱们农村讲究,男人是家里的天,吃饭也得有个规矩,饭得先盛给你,这样才有主心骨。再说了,你在外面那么辛苦,回家连口热乎饭都不先给你吃,这像话吗?”
我听到这话,气得胸口直发闷。什么规矩?什么主心骨?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讲这些陈旧的观念?一家人坐在一张饭桌上,难道还要分谁先谁后?难道我们女人和孩子就不辛苦,就不配有个公平的对待?
老公似乎意识到婆婆的语气不太对,赶紧岔开话题:“妈,别说这个了,吃饭就是个吃饭的事,您别太操心。”
可婆婆还在絮絮叨叨:“你就是太心软,不懂得当男人的威风。饭都让你媳妇和孩子抢了,时间长了她们还不骑到你头上去?听我的,咱们家规矩不能乱!”
听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擦干手上的水,一把推开厨房门走了出去。
“妈,您这话什么意思?”我脸色铁青地看着婆婆,语气也没了平时的客气,“什么叫饭得先盛给男人?什么叫我和孩子骑到建头上去了?咱们家什么时候有这种规矩了?”
婆婆一愣,显然没想到我会突然出来,但很快梗着脖子说:“我这不是为了建好吗?你别多心,我说的都是咱老刘家祖祖辈辈的家规。”
“家规?”我冷笑一声,“妈,您也不看看咱现在住的是哪儿。都二十一世纪了,咱过的是一家人平等相处的小日子,不是您老家那一套重男轻女的规矩!一家人坐在一张桌上,谁先吃谁后吃有那么重要吗?孩子饿了,您能不能先想着她?还是说,您眼里只有您儿子,其他人都不重要?”
婆婆被我说得脸涨得通红,一时哑口无言。老公见状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别吵了,不就是吃个饭的事嘛,没必要这么认真。”
可这回我不想让步:“刘建,你别装聋作哑!每次你妈把饭端到你面前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我和孩子在旁边看着是什么感觉?你以为她只是惯着你吗?其实她就是觉得我和孩子没你重要!你现在是该表态了,是不是这个理儿?”
老公被我逼得头皮发麻,只好硬着头皮说:“妈,她说得也有道理,您以后别太计较这个,咱一家人吃饭嘛,谁先谁后无所谓。”
婆婆的脸色更难看了,嘟囔了一句:“你们年轻人就是不懂事,我看也别说了,我老了,说话不中用了。”然后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那天晚上,婆婆早早躲进了房间,饭也没吃几口。老公半夜拉着我说:“别太计较了,我妈从小就这么个观念,她那一辈人脑袋一根筋,改不了的。”
我叹了口气,说:“我不是非要让她道歉,我就希望咱们这个家能平等一点,不管是我,还是孩子,都有被尊重的权利。你妈讲的那些规矩,真的不适合咱这个时代了。”
后来,婆婆虽然嘴上没认错,但再也没在饭桌上先盛饭给老公了。她可能觉得委屈,但我觉得这是我们家庭观念的一次调整。夫妻之间、长辈和晚辈之间,所有的矛盾都需要用时间去磨合。
也许婆婆的想法一时改不了,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原则,咱们这个家,总能慢慢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