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区教体局相继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办法。2025年,市南区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约5600人,初中一年级计划招生约4700人;市北区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11000人,初中一年级计划招生11100人;李沧区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约9500人,初中七年级计划招生约7400人;崂山区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约5200人,初中一年级计划招生约4100人。记者梳理了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报名的变化。
【市南区】 第三实验初中新增一个市南东片班 海信学校面向东一学区小学毕业生设立一个公办普通班根据4月15日晚间发布的《市南区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办法》,2025年,对生源压力大、学位紧张的学校,市南区统筹区域实际,通过设置当年有效的入学缓冲区、校内外联动、多校区办学、学位预警提示、科学统筹安置等方式,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做好入学保障。同时,市南区聚焦区域生源实际,统筹教育资源,优化招生办法,多措并举增加优质学位供给。积极探索全学段校舍和师资贯通使用,提升资源利用率,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对于招生方式微调的,全面征求意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益。立足区域空间拓展与学龄人口排浪式波动,结合开展学龄人口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分析规划要求,科学研判,优化教育设施布局规划。
市南区学位预警情况据了解,目前,市南区共有7所学校实施了学位预警。2025年,区实验小学、莱芜一路小学、镇江路小学、德县路小学入学的适龄儿童,落户时间限定在2022年8月1日前,市实验小学、大学路小学、文登路小学入学的适龄儿童,落户时间限定在2023年8月1日前。下一步将具体结合今年入学信息采集的实际情况确定。
几个新增班型助力破解招生难题在2025年市南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中,最为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几个新增班型:
作为市南东部的一所新优质学校,青岛市第三实验初中(青岛五十七中)在保持面向东三学区公办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的基础上,设立1个班面向市南区东一、东二、东四学区公办小学毕业生,多校划片招生(简称市南东片班),家长自愿报名,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采取电脑派位方式录取。
针对市南东一学区就近就便规范保障初中学位工作,市南区在办学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的青岛(市南)海信学校设立了1个公办普通班试点(简称市南东一班),面向市南区东一学区的公办小学毕业生招生,家长自愿报名,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采取电脑派位方式录取。公办普通班学杂费执行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学生餐费、校服费等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执行青岛(市南)海信学校民办班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海信学校初中部今年将继续接收小学部毕业生直升,同时继续面向市内三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小学毕业生招生。具体详见青岛(市南)海信学校4月下旬发布的招生简章。
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小学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部,初中不再面向市南区西片其他小学毕业生招生。
青岛七中、青岛二十六中、青岛三十九中、青岛实验初中(市南中片班)面向中片学区小学毕业生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采取电脑派位方式录取。青岛实验初中(市南中片班)的开设,给市南中片学生和家长增加了更多的选择。
这一系列变化给部分片区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市南区教体局也都有安排和答复。比如,对于东一学区公办小学毕业生和家长来说,既可以报名青岛实验初中的三区班、四区班,又可以报名海信学校的市南东一班以及青岛市第三实验初中的市南东片班,但如果全部所填志愿都未予录取,将由市南区教体局统筹安置到学区内的青岛五十九中就读,家长朋友大可放心。
青岛七中初一新生到德县路校区就读除此之外,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青岛七中德县路校区的使用情况,也已明确。2025年青岛七中将统筹使用德县路校区和太平路校区实施多校区办学,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秋季学期七年级学生将在德县路校区就读,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将在太平路校区就读。具体详见4月下旬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广受关注的2025年青岛五十一中校舍改造提升项目将按照市区规划建设要求做好论证,具体方案确定后将第一时间发布。该项目启动后,连云港路新建校舍将整体安置青岛五十一中学生就读。
【市北区】 坚决杜绝掐尖行为 非市北区户籍儿童不需要参加现场确认2025年,小学一年级招收年满6周岁(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出生)的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市内三区户籍来青适龄儿童。符合报名条件的适龄儿童监护人完成“爱山东”APP注册及身份认证后,于5月9日(星期五)~6月1日(星期日)登录“市北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信息采集。为进一步简化招生流程,今年非市北区户籍儿童不需要参加现场确认,7月16日查询录取结果即可。
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以电脑派位方式招生。电脑派位招生由区教体局统一组织,全程接受社会监督,派位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坚决杜绝掐尖行为。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严禁民办学校计划外招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不引进境外课程,不使用境外教材。
开办启元教育集团新校 浮山后区域内小学已连续发布招生预警今年市北中学小学部面向市北中学共同体招收4个班符合市北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家长采集信息时,可以选择参加市北中学小学部派位或不参加派位。报名人数不足招生计划数时,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实施电脑派位随机录取。未被市北中学小学部派位录取的适龄儿童,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小学就读。
开办启元教育集团新校(校名待定),招收一年级新生;并计划面向学区内招收七年级1个班,该校学区内申请就读七年级的学生,可通过跨片调拨的方式,上传户籍、房产材料进行申请。市北区浮山后区域内小学已连续发布招生预警,落户不满一年的适龄儿童由区教体局进行统筹安置入学。宁安路小学学区内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人数远超学校接纳能力,学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可以选择浮山后区域福州路小学、桦川路小学、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富源路小学、同德小学入学。
浮山后片区依旧实行电脑派位 市北中学面向全市招收1个足球特色班小升初方面,市北区小学毕业生家长在5月2日(星期五)至5月9日(星期五)登录“爱山东”APP或青岛市教育局官方网站(http://edu.qingdao.gov.cn),确认学生信息后,一次性填报全部初中入学志愿。
市北体校小学部毕业生可回户籍地升学或升入青岛四十二中。市北区各民办小学毕业生可选择直升本校或集团内初中学校,也可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就读。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内小学毕业生可选择升入青岛五十三中或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2026年起,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只面向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小学部学区内招生。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六十五中、青岛第四实验初中、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分校作为同一个招生片区,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新生,招生范围为市北区浮山新区有关小学和崂山区埠东片(埠东片范围:辽阳路以南,银川路以北,海尔路以西,市北区崂山区界以东)有关小学。户籍属于市北区浮山新区有关小学招生范围和崂山区埠东片但在其他区域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由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统筹安排至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青岛市北中学面向全市招收1个足球特色班,不再招收足球后备人才,被足球特色班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其他录取环节。
具有市北区户籍、在市内三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因户籍所在地距离现就读小学对口初中超过4公里的,可申请在市内三区跨区(片)调拨。符合跨区(片)调拨条件的学生,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至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
2025年起,户籍属于市北区浮山后区域有关小学招生范围和崂山区埠东片但在其他区域就读的、申请外地回青或跨区(片)调拨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按照全市统一的调拨政策,不再参加市北区浮山后区域初中学校的电脑派位,由市北区教体局统筹安排至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
【李沧区】 新校和新校区启用,部分学校招生方式有变2025年,李沧区立足城市空间拓展与学龄人口“排浪式”变动趋势,因地制宜使用各学段教育资源,加强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免试、相对就近入学。
启用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实验学校和青岛六十三中北校区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实验学校位于规划创业路以南、毕节路以东,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纳入青岛五十八中教育集团,由青岛五十八中负责办学。2025年秋季学期,该学校小学部招收一年级新生,初中部招收七年级新生,青岛遵义路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该校。青岛弘德小学、青岛大枣园小学毕业生可选择该校就读。
青岛六十三中北校区位于月龙峰路80号。该校区启用后,青岛六十三中南北两个校区实行分级部办学、一体化管理。2025年秋季学期,青岛六十三中招生方式与招生范围保持不变,七年级新生在北校区就读。
新更名成立“青岛文昌学校”, 纳入青岛六十一中教育集团李沧区统筹李沧北片中小学未来发展规划、周边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学区内适龄儿童数、在校生数量、历史沿革等因素,2025年秋季学期,对部分学校办学类型和招生方式进行适当调整。
其中,青岛文昌小学办学类型调整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青岛文昌学校”。该学校小学部毕业生对口直升其初中部。该学校和青岛君峰路中学纳入青岛六十一中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青岛六十一中校长任教育集团总校长。
此外,青岛弘德小学、青岛大枣园小学毕业生可根据意愿,选择升入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实验学校或青岛二十七中就读;青岛四十九中暂停招收初中七年级新生;青岛遵义路小学暂停招收小学一年级新生。
【崂山区】 小学招生 网上报名时间5月11日至6月1日适龄儿童监护人按学区划分在“崂山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开放期为适龄儿童选择对应学校进行信息采集。完成网上信息采集后,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学校现场确认。报名民办学校,需通过网上信息采集并到现场确认才能参加电脑派位。对于公办学校学区内没能按时进行网上信息采集的适龄儿童,可在现场确认时,经学校审核材料通过后予以补录。
全区小学网上信息采集时间为5月11日(星期日)至6月1日(星期日)每天8:00-20:00。小学现场确认时间为6月28日(星期六)至6月29日(星期日)共两天。其中,6月28日(星期六)为本地适龄儿童现场确认时间,6月29日(星期日)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现场确认时间。6月30日(星期一)民办学校公布符合参加派位条件的学生名单及按市教育局规定优待录取情况。
7月9日(星期三)民办小学电脑派位。同时,公办学校完成首批报名学生资格审核工作,家长可登录“崂山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查询所报学校首批录取结果及入学报到要求。7月10日(星期四),民办学校家长可登录“崂山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查询所报学校录取结果。
7月11日(星期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本地适龄儿童和符合崂山区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学区内公办学校或招生计划未满的民办学校进行二次报名。二次报名学区内公办学校的,若未满招生计划,直接安置在学区内公办学校就读;若学区内公办学校招生满额,按照“相对就近”原则调配入学。7月中旬,各学校完成新生入学通知书发放工作。
公办初中 新增午山配套初中今年秋季招生区内小学应届毕业生及小学阶段在区外就读、小升初需要回崂山户籍地的应届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区内初中入学,继续实行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方式直接升入对口初中。
凡有崂山区应届小学毕业生学籍,可直升到对应初中。家长于5月12日(星期一)-5月17日(星期六)登录https://qdls.eduzs.net:9001/qdlsen“崂山区小学升初中信息化平台”为孩子选择直升即可,无需再提交材料。如户籍、房产发生变化,家长需要提前准备相关材料,于上述时间内登录“崂山区小学升初中信息化平台”,选择跨片学区内初中学校,上传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在崂山区以外就读的崂山区户籍小学毕业生,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期末考试,需回崂山区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于上述时间内登录“崂山区小学升初中信息化平台”注册后上传材料进行资格审核。若小学阶段未在崂山区学校就读,初中阶段申请到崂山区学校就读,除要符合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外,家长于上述时间内登录“崂山区小学升初中信息化平台”注册后上传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在崂山区就读的区外户籍小学毕业生,如需回原籍就读初中,家长要及时了解户籍地初中入学政策,于上述时间内登录“崂山区小学升初中信息化平台”为孩子选择回原籍,上传材料进行资格审核。
今年,崂山区新增午山配套初中于秋季招生,招生范围为崂山区松岭路小学、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学校投入使用前,在崂山区松岭路小学办学。
青岛实验初中(四区班)在山东头学校办学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青岛实验初中(四区班)在青岛实验初中集团校崂山区山东头学校(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办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实行电脑派位录取。选择报名青岛实验初中(四区班)的崂山区小学毕业生在5月2日(星期五)至5月9日(星期五)登录“爱山东”APP或青岛市教育局官方网站(http://edu.qingdao.gov.cn),确认学生信息后,填报青岛实验初中(四区班)志愿。在崂山区以外就读、需回崂山区参加青岛实验初中(四区班)招生的崂山区户籍小学毕业生,家长于4月18日(星期五)至4月24日(星期四)登录“爱山东”APP或青岛市教育局官方网站,进行资格审核。
青岛实验初中(四区班)招生工作由青岛市教育局负责组织,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将于5月24日(星期六)实行电脑派位录取。未被青岛实验初中(四区班)录取的崂山区小学毕业生继续参加崂山区初中学校招生。在崂山区以外就读、未被青岛实验初中(四区班)录取的崂山区户籍小学毕业生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数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分校、青岛六十五中和青岛第四实验初中作为同一个招生区片,面向崂山区埠东片有关小学,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新生。崂山区浮山学校应届毕业生,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符合条件(户籍在辽阳东路以南,银川东路以北,海尔路以西,市北区崂山区界以东区域)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上述四所学校的电脑派位及足球后备人才招生。麦岛小学应届毕业生可选择直升到麦岛中学就读。部分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可根据市教育局相关规定执行,由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安排初中入学。
(半岛全媒体记者 金鑫 刘恺琦 郝春梅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