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女性的觉醒:不再抱怨

锤子替乐 2024-08-23 15:55:31
一个中年女性的觉醒:不再抱怨

原创 润泽园 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2024年08月23日 04:45 北京

都说,一个好女人,决定三代人的幸福。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查海云都有着抱怨型人格:怨父母不够爱自己,怨老公没什么大作为。

或许是因为负能量太多,她和家人过得并不顺,甚至一度穷困潦倒、跌入谷底。

今年45岁的查海云,来自安徽省安庆市怀林县,和丈夫育有一儿一女,目前在当地经营了一家养生馆和一家干洗店。她的前半生,也许是万千小镇妇女的缩影。

幸运的是,经过4年中华经典课程的学习,查海云已经慢慢与过去“抱怨的自己”告别,也在中年之际收获了更多的爱。

“在我人生的低谷期,我感觉我的四周全是路,但没有一条是我可以走的。如今,我觉得我的生命是如此充满希望,一切是那么美好。这份美好,是我靠打开自己的心中宝藏而得到的”,她说。

以下是查海云的故事:

(2024年春天,查海云在桃园)

一条神奇的“朋友圈”

2020年3 月,我在微信朋友圈偶然看到了一条链接。估计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文章标题只有一句话:“100 天,让生命焕然一新”。

我被吸引和震撼到了:是什么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在100天的时间里实现焕然一新?

我点开链接,是润泽园第一期百日成长课的招生链接。几乎没有犹豫,我就直接报名了。

我当时的念头是,100 天不短,我用什么来确保自己 100 天可以很好地学下来?

我自知惰性很强,便干脆让自己当学习组长。组长的任务是要带头学,我总不好意思自己不学。

坦诚说,当时那 100 天的具体学习内容,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模糊了。我只是记得,上完课有种很喜悦的感觉。

我真正在认知上实现突破和颠覆,是走进阳明心学课堂之后。

“父母真的不爱我们吗”

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在读研二,老二下半年马上读大三。虽已为人母,但我一直有个心结:我觉得,父母、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喜欢我弟弟,不喜欢我。

从小,我有种这样的印象:所有来我家送吃的、送喝的人都会说,“哎,这个那个给海宾(弟弟)吃”,从来不会说“给海云吃”。父母也经常会当我的面,对我和弟弟区别对待,“人家都说养闺女好,而我说我儿子好。我儿子更细心、我儿子更孝顺……”

我初中毕业那年,想考中专,那时候读中专包分配(工作)。很多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想通过这个路径有个“铁饭碗”。

那年夏天,我第一次考中专失败,想复读。父母鼓励我:“你今年考得不好,没关系,明年再试试”。

那时候,我就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父母愿意让我复读,可见他们也是爱我的。

在农村,一个孩子想复读,并不容易。对于父母来说,与其为孩子多花一年学费去赌一件不确定的事情,不如让他们早早辍学打工给家里赚钱。

当时,我一个发小同样考中专失败,但他父母就不愿他复读。当我的父母表示愿意让我复读时,我觉得特别幸福,也特别珍惜,整个暑假都很用功地读书。但当我临近开学,父母的态度好像变了:“你估计一下,你复读一年能不能考上中专啊?”

那一刻,我感到很失望:“我哪里知道我能不能考得上,你们是不是在找借口不想给我读了?”

我便赌气不读了。

但其实,因为学历不够高,我自己一直都很后悔。

我弟弟的待遇就不一样了:一年不行,还复读两年。两年不行,还复读三年。

为什么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同意弟弟复读,而不让我复读?是不是就是不喜欢我?

长时间以来,这件事情在我心里也是个梗。

这样的事情多了,我便觉得所有人都不喜欢我。我变得很自卑,很自闭,把自己包裹得特别紧。

对于父母,虽然表面上能做得很好看,但正如阳明先生所说,我是“像戏子一样去演孝子”。在心上,我对父母有很多抱怨、对抗,甚至还有点嫌弃和瞧不起父母。

“告别心里那个小丑”

在一次学习会的反躬自省中,我意识到,父母并不是不爱我,只是不善于表达。

就像复读,在那个时刻,他们是希望我带着目标去读书,让我不荒废那一年。

而我呢,明明自己啥也不懂,却把自己扮演得像个什么都懂的领导者一样。说三道四、指手划脚,认为全世界的人就应该理所当然地,以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对自己好。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一样,想想真的很羞愧。

与此同时,在反省到引导的功夫练习中,我逐渐释然了。此后,我跟父母的关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以前,我跟父母打电话,都是有事就说事,没事就挂电话,不超过五分钟。

现在我们聊天,我会主动问妈妈:“今晚吃什么?你跟爸烧几个菜?在家热不热?”妈妈也会对我问这问那,我们似乎有讲不完的话了。

前些时候,父母家里装上了监控。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我总想打开视频去看看他们。女儿有时候都会吐槽我,“妈,你天天去看外公外婆干嘛?你监控他们呢?”

我只是简单地想去看他们。当我在视频里看到父母的步伐变得蹒跚的时候,心里很难受。

今年,我爸爸72岁,我妈妈69岁。虽然现在他们身体都还挺好的,但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年,可以让我这样去看他们,陪他们。

就让我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再多为他们做一些吧。

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对于我的先生,我心里也是有很多亏欠的。

过去这些年,我先生跟在我后面太委屈了。我真真切切地反思过,也许他是可以成为参天大树的啊,但一次又一次地,被我的恶言恶语浇灭了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心。

2005年,我和先生从外地回到老家安徽创业。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尝试了很多的创业方向,开餐馆、搞装修、做板材加工、酒代理等等。基本啥都没干成,也没赚到钱。

到2020年底,我们家几乎掉到了谷底,穷得差点“揭不开锅”。

第二年正月,先生决定再次出门打工,他身上只带了500块钱。当时,我身上也好像只有几百块,而孩子过了春节要开学,要交学费。

我想起,他出门是不用自己花路费的,但他却没有想到给我们娘仨留点钱。我很生气,暗暗冲他发火,讲什么话都针对他。

后来,他好像意识到了我的生气点,问我:“是不是家里又没有钱”?我没好气地怼了回去:“你明明知道家里没钱啊”、“你连家都不顾”……

最后,他给了我几百块。

然而,他出门第一个月就开始生病。医生说,是精神上的压力导致身体上严重不适。

其实,我也隐约觉得:是不是正月他要出门打工的时候,我把他逼得精神崩溃了?

本来他是可以高高兴兴出去赚钱的,可是我却那样地抱怨他,逼着他把身上为数不多的那点钱拿出来。

在那个时候,我没有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只是后来经过反思发现,我可以好好和他商量的,有话也可以直接说的呀。

但之前,我就是那样的一个人:认为男人就应该担当家庭。如果让我这样一个瘦弱的女人来担当,这个男人就太不负责任了,不值得托付。

在老家共同创业的那些年,我也总是要求他、指责他、抱怨他,而没有跟他一起面对。比如,一起探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去关心他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从来都没有。

我们因此经常吵架,他也不愿意回家,反而更加沉迷于打牌。

这样沉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

有一天,我跟他讲话的时候发现,无论我跟他讲什么,不管是为他好,还是不为他好,他都是充满对抗的语气。

我又开始抱怨他:“你这个人咋这么不知好歹呢?”

也是在那一刻,我忽然想,这个场景怎么那么熟悉?十多年来,我不就是如他今天这么对我一样对他吗?

我意识到了,这叫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从此,我跟他讲话,会有意观照自己的内心,注意自己的语气,不管他讲得对还是错,我先认真听,而不是去否定他、打击他。

他指出我的不对,我会欣然接受,并温柔地回应他:“是的,你讲得对,这一点我确实没做好诶”。

慢慢地,我发现,不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他跟我讲话时的对抗语气没有了。

过去4年,由于经济原因,我是我们家学习传统文化最多的人。虽然先生没有上课,但在我听课或分享的时候,他常常在旁边会听到。

现在,他也会有意无意地说出我们学习的心法和方法,比如“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因果”、“人要行善”等等。

我相信,在中华经典的引领下,我们家会更加和谐,日子会越过越好。

本文全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0 阅读:5

锤子替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