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人中,只有她不同意,这人是谁?

围讯资讯 2023-04-09 16:05:36

1968年,在讨论要不要开除刘少奇党籍时,很多人都举了手,只有一个人没举手。她不仅没举手,还对外公开表示了自己的立场。

这个人是谁?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勇气和大家唱反调呢?

1968年11月1日,北京很冷,寒风瑟瑟。大广播里都在讲刘少奇的事情。一个打扮朴实的老太太,拄着拐杖听着大广播,突然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话:“哪里一致通过了?我就没举手!”

说这话的人名叫陈少敏,出生于1902年,她是山东寿光县人,原名姓孙,名肇修。陈少敏这个名字,是她参加革命后改的。父亲孙万庆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一度当到了连长职务,后来解甲归田,一边种地一边教书育人。

受父亲的影响,陈少敏从小就有参加革命改变万恶旧社会的爱国情怀。父亲也很开明,没有因为她是女儿就不让她接受教育,还把她送进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不过,等陈少敏13岁那年,家里遭了灾,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也不可能继续供她念书了。陈少敏只能一个人坐船前往青岛,在日本人开设的纱厂里当童工。19岁那年,家里闹饥荒,哥哥和父亲相继病死,悲惨的经历让陈少敏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1923年,她在青岛当女工的时候,与进步青年邓恩铭等人结识,成为了我党地下工作者,负责领导青岛的工人运动。

那时候,她只有20多岁,却因为行事稳重,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陈大姐”。什么时候,只要有陈大姐在,就一定能成。陈少敏就像一颗定心丸,赢得了不少同志的尊重和信任。

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中原局副书记的陈少敏在转移途中被敌军包围,那时候她的名字在老蒋那里是挂了号的,和李先念和王震将军一起上了反动派发出的通缉令。陈少敏一旦被敌军抓住,后果不堪设想。大家劝她先走,可陈少敏却坚持要和部队在一起。转移过程中她受了伤又患了重病,走路都要拄拐杖,可陈少敏还是凭着惊人的意志力指挥部队冲出了包围圈。

新中国成立后,陈少敏成为了纺织工会的主席,培养了一大批妇女干部。可以说,她在老一辈革命家中很有威望,就连毛主席都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少不了陈大姐奋不顾身的身影。

因为工作关系,她和刘少奇有过多次合作,彼此对对方的人品和革命信念心知肚明。战争时期,大家一起携手抗敌,和平年代,又一起努力建设新中国。她和刘少奇的战友情是非常深厚的。

然而,由于长年辛苦奔波,陈少敏的身体变得很差,用医生的话来说,病入膏肓的她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饱受病痛折磨,又目睹战友遭到不公平的对待,陈少敏内心滋味,恐怕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1968年,大家开会进入表决环节,不像现在这样可以用电子机票的方式,基本上就是举手表决。陈少敏是个老革命家,地位举足轻重,哪怕她腿脚再不方便,这种讨论要不要开除重要领导人党籍的大会也不能少了她。

听完审查报告后,所有人都举了手,只有陈少敏伸出右手紧紧捂住胸口,一言不发。

她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态度。有人不满意陈少敏的做法,故意走到她面前,问她为什么不举手,不管面前的人是谁,陈少敏的回答只有一个,不举手是她的权利,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

很多人认为,陈少敏一个老革命,觉悟还不如农村老太太,她对此嗤之以鼻。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她始终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立场,不举手就是不举手,对这一点,她从来没有后悔过。

我想,如果刘少奇副主席得知陈少敏的行为,一定会觉得很安慰。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无条件坚持立场和原则,也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的革命才能取得胜利。1977年,陈少敏因病逝世,老一代革命家口中亲切的陈大姐走了,但她留下来的宝贵精神,却永远被人铭记、歌颂着。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3 阅读:60

围讯资讯

简介: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