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几毛钱的菊花络!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堪称抽动症克星!

灵松谈育儿 2025-03-27 15:34:52

大家好!我是你们身边的医生朋友孟主任。

抽动症,作为小儿常见的情志类疾病,却难以治愈。

为什么呢?

1. 症状多变,其如风般飘忽不定,无孔不入,症状时轻时重,交替出现。

2. 容易复发,受外感、饮食、情绪等影响大,稍有不注意就严重了,反反复复折磨人。

临床快 50 年了,我见过很多抽动症患儿,五六年甚至十几年,到了成人也没好彻底,对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困扰。其实并不是抽动症有多难治,而是根本没有治住根!

在中医看来,抽动症,常跟肝有关,导致这些症状的罪魁祸首就是肝风内动、肝火上炎 。不能像西医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样只能一辈子吃药!而是从根本去解决病灶!

治疗的原则首先要疏肝泄肝,让肝气调达不郁,让肝火消退,肝风消散;

其次是化痰祛湿,也就是把体内因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痰湿等病理产物清除掉;

最后要养血柔肝,濡养肝脏,让肝体得养,肝风不起。“菊花” 就是一味很不错的首选成分,安全性高且价格亲民。

之前看过一个小男孩,13 岁,抽动症有 5 年多了,频繁耸肩、挤眉弄眼、努嘴以及不自主地清嗓子等症状。家长反映,这些症状在早晨和情绪激动时尤为严重。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开始变得有些内向和焦虑。此前曾在当地诊所治疗,但效果不佳。

刻诊:患儿面色略显青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证属肝郁化火,肝风内动。组方:柴胡、白芍、枳壳、甘草、菊花络、钩藤、天麻、石决明、夏枯草、当归、白术、茯苓 。

结果如何呢?

两周后,清嗓子的频率明显降低,耸肩、挤眉弄眼等动作也有所减少。继续调理 3 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仅在情绪极度激动时,偶尔出现轻耸肩。调整方剂,减量继续巩固一个多月,诸症皆消。随访未再复发,孩子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开朗。

0 阅读:12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